欢迎访问郑州市第十九高级中学网站

  • 校园精神:仰望星空 崇尚实干
  • 理念:发展教育
  • 校训:诚毅朴雅
  • 培养目标:健康 健美 健全 高雅 高贵 高尚
国旗下演讲

榜样伴我前行--2010年9月13日国旗下演讲稿

发布日期:2010-09-13

 

 

榜样伴我前行

 

2010913国旗下演讲稿

演讲人:校园风 郑子裕 王新颖

撰稿人:郑强强

榜样,幻化成光,肆意播撒青春和希望。榜样是一种精神力量,时刻警示,处处掂量。榜样的范围很广,囊括了方方面面。作为学生,我们需要学习的榜样。

祖狄闻鸡起舞的勤勉,苏秦悬梁刺股的刻苦。正是因为少年时的努力,才成就了日后的不凡。这正是当今所提倡的艰苦奋斗,持之以恒。古人身体力行,为后人作出表率,我们理所应当把他们作为标榜。榜样有方向性,目的性。正确的方向是日后学习的前提。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榜样也不都十全十美。但是,学习榜样就应找准他优秀的地方,取其长,补己短。看到别人的优秀,就要虚心学习。只是一味抓着别人的不足而洋洋自得,反而会显出你的狭隘渺小,使你更加糟糕。这样一来,榜样的目的就本末倒置了。

在学习生活中,榜样是相互的。在某一方面,他技高一筹,他就是榜样。你应放下傲慢,虚心求教。在另一方面,你高人一等,你就是榜样,你应时刻保持谦逊,不吝赐教。互相间的学习,共同勉励着彼此。这种良性循环必将引领你走得更稳,更远。

学习如此,做人亦是如此。

首先是品德,作为学生,有其表现在尊师方面。明初文学家宋濂,在求学时就十分尊重老师。向老师请教时,“俯身倾耳以请”。遇到呵斥时,则“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这种对待老师的态度,使他在求学过程中获益匪浅。古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新时代的我们,难道不应该更好吗?同学们,请反思一下自己,这些你平时做到了吗?尊师重道是渊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浓厚的一笔,这一笔永远镌刻在我们的心上。

其次是德行,尤其表现在待人接物方面。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种“三省吾身”的精神是应当传承发扬的。时刻反省,日日思过,有助于自己找到不足之处,以便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成为明礼诚信,与人为善之人,这对营造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再者就是孝道了。百事孝为首,孝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一环。有关孝的榜样从古至今,不胜枚举。从“卖身葬父”的董永,“扇枕温衾”的黄香,“哭竹生笋”的孟宗,到“大孝至爱,一诺至孝30载”的谢延信,“捐肾救母”的田世国。他们都是平凡的人,但是孝使他们变得不凡。看到这些,想起自己,我们不该以他们作为榜样吗?如果说,待人接物要求我们谦虚礼让,那么孝道就要求我们当仁不让。前人作为榜样要求我们将孝贯彻在平常,因为孝是有期限的,不要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时才追悔莫及。

榜样是一种力量,彰显进步;榜样是一面旗帜,鼓舞斗志;榜样是一座灯塔,指引方向。三百六十行,行行有榜样,榜样伴我前行。无须怀疑,今天不遗余力去做,明天,你就是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