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郑州市第十九高级中学网站

  • 校园精神:仰望星空 崇尚实干
  • 理念:发展教育
  • 校训:诚毅朴雅
  • 培养目标:健康 健美 健全 高雅 高贵 高尚
校本课程

将校本教研推向更高层次

发布日期:2007-08-26

 

将校本教研推向更高层次

­ ——郑州十九中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以校为本,加强对教学上有关问题的研究,这是学校的基础性工程,是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手段,也是老师们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走专业化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既是学校的需要,也是老师个人的需要。在我们学校,校本教研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强化备课组校本教研的实效性,召开毕业年级复习工作的专题研讨,举办班主任工作论坛,开展更新教育观念讲演活动等都属于我们自己的校本教研。我们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多种形式,通过老师们的学习领悟,通过相互的交流碰撞,通过大家的争论思辨,不断强化对教学规律的认识,提高教育教学的效能与效果。

随着学校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现在的一个教研组少则八九个人,多则三四十人,大教研组的集体活动大多已流于形式,务虚的成分更多,对教学的实际促进作用不大。鉴于此,从去年开始,我们学校对校本教研的形式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将校本教研的重心下移至年级学科备课组,即将学校的任课教师以年级为块分成四十几个小的备课组,每周的校本教研活动就以这些小的备课组为单位进行。一年多来,这种改革对备课组校本教研的促进是明显的。比如现在的备课,更强调集体的智慧,某位老师主备教材中某一章节的内容,其他老师根据备课材料,结合自己对教材的研究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备课材料进行修改补充,课后还要根据课堂情况,对备课材料进行二次加工,写出课后反思,实现了课堂上的优质高效。比如现在的评课,要求评课者听课前要自觉地熟悉听课内容,评课要以谈不足、谈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主,要设身处地的替对方来设计,平等的身份、和谐的切磋,授课者从中获得了启发,评课者也从中得到了提高。还比如,七年级语文备课组五位老师,一学年建立了自己的教学成绩分析跟踪评价系统,高三化学备课组三位老师通过三次集中专题讨论,形成了具有自己学科特色的课堂提问方法。总之,在校本教研上,现在每一个人的归属感更强,参与程度更高,少了些庞杂,多了几分专业,少了一些大而全,多了几分少而精,研究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正在逐步成为大家的习惯。

当然,作为管理者,我们也不能回避校本教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首先,校本教学研究是一种挤去水分、剔除虚假、撕掉包装的朴实的研究,但朴实也容易使我们的研究停留于原始或低层,满足于以经验来解决那些琐碎的日常问题,使校本教研停留在同水平的反复上,迈不开实质性的跨越。其次,对校本教研的管理与评价还未能形成科学合理的体系。大家是坐在了一起,讨论的气氛也比较热烈,但究竟谁的质量更好,无法用一个标尺去衡量。学校的管理也仅仅教育、引导,看看人齐不齐,听听发言的情况,很难有说服力很强的评价。

尽管校本教研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和困惑,但是应该看到,它对教育教学的积极促进作用始终是主要的,因此我们持续推进它的决心也是始终坚定的。至于困惑和问题,则有待于我们郑州教育界的同仁在实际工作中相互借鉴,相互学习,铲除之,消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