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郑州市第十九高级中学网站

  • 校园精神:仰望星空 崇尚实干
  • 理念:发展教育
  • 校训:诚毅朴雅
  • 培养目标:健康 健美 健全 高雅 高贵 高尚
校本课程

名师论课堂之《爱的方式》

作者:jwchu发布日期:2007-12-20

 政治组  赵会霄

 

 

我今天的感悟源自学生给我的一封信。而这封信源自于我的一堂教学设计。

“老师,谢谢您,昨天您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让我们能够正视自己,明确自己的目标,,也许这之前,班里的很多同学根本没有给自己机会,一个真正树立高考目标、人生目标的机会。当时我站在那里望着你大声说出了我的目标,你给了我一个眼神一个肯定。那一刻我是那么开心那么感动,眼泪都快涌出来了,我不知道是为什么,总之那是一种复杂的心情,很感谢你,老师,也许多年后你不再记得我,但老师,我将会永远记得您,一生感谢你您。

——摘自一个学生的信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大爱无边,真爱无言。每一位老师都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在爱着学生。只不过有些方式学生易于接受,有些方式学生则难以认同。反思自己的教学有以下两点感受:

一: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表现在经常的赞扬、肯定和适度的惩罚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升学压力的存在等多种因素,对一个学生的评价更多地倾向于他的学习的好坏。对一些成绩好好的学生不自觉地有一种偏爱;反之,对一些学习成绩差、平时有经常违纪的学生则总是认为“孺子不可教也”。其实,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的天空,在一些我们认为的差生身上也有潜能,只是我们忙得没有足够的耐心去发现。课堂上你一个鼓励、肯定的眼神,她就会如此感动。所以,在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中,我觉得应善于肯定、赞美学生,把你的爱传递给他,将来他又会回报别人。教育的育人功能就得以实现。但在学生的缺点、问题,甚至是错误摆在我们面前时,并不是要求我们违心地去粉饰,美化他们的缺点和错误,而是不要忘记爱护和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和自尊心。适度的惩罚也是爱的表现。  

二:教师对学生的爱其次表现在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特别是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工作,对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反对一个模式,搞一刀切。

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或多或少存在着思想上的浮躁性和冒进性,再加上来自上级的考核压力,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提出的目标过高,措施过激,对所有学生要求一样,这种一刀切,一个模式,不区分层次的教学方法只会取得拔苗助长的相反效果,既不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自身健康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开展教学工作,并且要把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首先在教学设计上要有针对性,其次在课堂提问和作业设置上要有区分度。即让他们不敢到学习那么吃力,又能获得起码的自信。具体说来,可以把学生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对他们的要求就应该高一些,一般情况是要求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适当深化,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与觉悟,并多加强综合训练,提高其综合思想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对他们在学习中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要加以鼓励和引导,提高他们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提问和作业布置上从难从严。第二类是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这类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但不够牢固,而且有的还存在着各科成绩发展极为不平衡的现象,对这类学生我们要注重在基础知识的过关和基本训练上下功夫,让学生加强理解记忆,基础知识扎牢了,再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点拔和提高。在课堂提问和作业布置上降低难度。第三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要再适当降低要求,扎扎实实抓好基础知识的查补和复习,强调从基本概念入手,特别要加强基本训练,在课堂提问和作业布置上力求基础基本。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提倡分层次教学,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并不是主张搞歧视,而只是一种教育教学手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