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备课
政治组 宋卫红
提到备课,我想大体包括备教材、备教法和备学生这三方面内容。对于备教材,我历来较重视,而对于备学生,则多凭直觉,求个大概,没有深入研究。可是,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渐渐地在备课中,我对“以学生发展为本”这句话有了较多的思考。
备学生的发展点
课堂教学真正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学生面对升学的压力,人生的追求和生命的意义似乎都被考试这个指挥棒所影响,模糊不清。其实,初中的思想品德学习就是要让学生懂得并且实践:作为一个人,就要追求个性的尊严,保持生命自主的禀性,活得高尚,活得有品位。所以,我将把教学目标定为“为了使学生健康快乐的享受人生”,希望以此帮助学生在人格上、学习生活中有所发展。
备学生的关注点
过去备课,我常常要犯主观臆断的毛病,而忽视了学生感受的过程。虽然有时也希望学生感受一番,但由于没有预先设计好一个让学生走上“感受”的坡度,他们往往觉得来得突然,于是一下子不知所措,不感兴趣,不够关注。
如果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几个容易引起他们关注的环节,以期激起他们思考的兴趣和阅读的激情,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样可能要比我们当老师的在讲台上眉飞色舞的表演要好的多。因为我们引起了学生对生活学习的关注,激起他们学习的欲望,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再通过一些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并经过讨论对一些模糊的问题逐步有一个正确的观点和思考的方法,从而引燃学生思考的火花。相信这些环节的设计,能够引起学生的关注,产生良好的效果。
备学生的生成点
课堂是活的,永远呈动态,会生成许多新问题、新情况。这就要求我们执教者在备课时要把学生在课堂上可能生成的点点滴滴尽量多想一些,多找一点对策,这样,当这些“可能”一旦成为事实时,就可以有条不紊地组织教学。
所以,不管从学生是一群发展的、充满个性差异的生命体而言,还是从学生有不同的生活阅历而论,备学生,是一堂永远也备不完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