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郑州市第十九高级中学网站

  • 校园精神:仰望星空 崇尚实干
  • 理念:发展教育
  • 校训:诚毅朴雅
  • 培养目标:健康 健美 健全 高雅 高贵 高尚
课题研究

趣味盎然的诗歌教学 王惠丽

发布日期:2007-11-16

趣味盎然的诗歌教学

语文组  王惠丽

 

高中语文第三册前两个单元为古典诗歌教学,教材精选了各个时期的诗歌代表作共23,另有近10篇补充篇目。篇目繁多,如果教法单一,很容易让学生感到疲惫和厌烦;又因为教师的备课任务和学生的读背任务都很重,完成这两个单元的教学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在此期间,学生几乎完全脱离了现代文的阅读和写作。基于以上考虑,我在抓好常规教学的同时,大胆进行了一些尝试,自认为效果良好,现整理如下。

一、根据教学内容,挖掘写作素材,设计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题目,促进学生深入研读课文,完成对原作的再创作。下面介绍一些我设计的题目。

1、下面是对<<卫风  >>第一章的改写,根据示例改写26中的任一章。

示例:

忠厚农家小伙子,怀抱布匹来换丝。其实不是来换丝,找此借口谈婚事。送你渡过淇水西,到了顿丘情依依。不是我要误佳期,你无媒人失礼仪。请你不要生怨气,秋天为期我等你。

下面是燕晓洋、王丹、毛涵等人的改写:

荒凉坍圮城垣上,两地相思遥相望。不见复关来情郎,眼泪簌簌沾衣裳。忽闻那边踏歌唱,又说又笑送香囊。干支相应合阴阳,你我婚姻正吉祥。黄昏驶来锦绣车,接走新娘和嫁妆。

桑树未曾落叶时,繁茂润泽绿满枝。叫声斑鸠听我语,桑葚鲜美莫贪食!叫声姑娘听我语,男子俊秀莫迷痴!丈夫婚姻不如意,尚能娶亲添二室。女子无辜遭离弃,青春枉度娇容逝!

飒飒秋风尽苍茫,萧萧落木何悲凉!自我入嫁到府上,含辛茹苦面枯黄,淇水依旧泛波浪,妇人品德尚端庄,丈夫行为始乖张。男子爱情无准则,感情变化难衡量。

多年为你糟糠妻,家中苦活从不弃。早起晚睡忙不及,无昼无夜无歇息。你既渐渐顺心意,便来暴虐使我泣。兄弟不知处境苦,只是冷笑把我讥。平心静气独思量,幽怨苦痛暗自伤。

白头偕老当日愿,同林各飞在眼前。淇水泛泛总有岸,湿地开阔固有边。犹记儿时相见欢,嬉笑打闹心儿甜。信誓旦旦感皇天,未料昔人心已变。贪欢负义薄情郎,今日你我情两断。

2、学完<<离骚>>后,我布置了三个小练笔,要求学生任选其中一个来做。(1)模仿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为屈原写一段话。(2

写一副缅怀、歌颂屈原的对联。(3)以“屈原之死”为题写一段文字,或议论,或描写。

    绝大部分同学选择了写对联,对联写得也最好。现摘录部分同学的作品。

张晨卉:天问九章,忧愁满腔醉中醒

        离骚卜居,汨罗一投浊中清

郭亚琼:壮志难酬向天问

        忠肝义胆叹九歌

李梦醒:吃粽子念左徒万古忠心

        赛龙舟追三闾一世英名

李佼垚:一生高洁一生愁

        一生清醒一生忧

卢文龙:秋风扫叶扫不去三闾风姿

        大浪淘沙淘不尽屈子情怀

栗豪:刚直不阿,一身正气冲云霄

      忧国忧民,满腔悲愤著离骚

刘宇同学赋诗一首:

江离辟芷纫秋兰,谁人长啸戴高冠

    九死未悔求正道,浩然正气荡江边

3、学<<孔雀东南飞>>,我设计了两个作文题。

1)以“_____哉,兰芝!”为题写篇小作文,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兰芝这一形象。下面是两篇观点完全相反的两篇习作。

美哉,兰芝!

张帆

血肉之躯,人人皆有。唯有真情,举世难求。

何叹生死,两情长久。鸳鸯双起,千古永留!

我想,兰芝的遭际应该是美的。美如诗,缠绵悱恻绕指柔;美如画,清丽脱俗魂依旧;美如梦,婵娟桂花雀长留;美如水,纯净无瑕永不朽。

   古往今来,痴情女子多,钟情男子少。常听江楼上,脉脉断肠,时见萧竹中,泪眼朦胧。独守空房,凭栏眺望,女子的悲剧举不胜举。而兰芝却与仲卿共同谱写了一曲东南相思,一句“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让两人的心紧紧的连在一起。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一结一声叹,一丝一行泪。如切断的莲藕,丝丝不舍,二情依依。风刀霜剑严相逼中,“黄泉下相见,无违今日言”是兰芝向世俗的宣言,此情不移,忠贞不屈,一腔女子之气魄浩荡天地之间。著绣裙,蹑丝履,无悔无怨,清池之水亦如情,涓涓不尽。庭下徘徊,仲卿未负恋人之言,东南枝边,孔雀始飞。华山旁,青枝下,鸳鸯起,蝶双飞,甜美的爱恋,凄美的死别,完美的誓约。美如诗,美如画,美如梦,美如水,美哉!

   孔雀的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愚哉,兰芝! 

王怡

“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投水,你以这种方式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可是,却换来了什么呢?你心爱的人为你自缢,你的亲人因你悲痛欲绝。难道你要的只是死后坚贞不渝的美名吗?

或许如此严厉的质问对于你——一个深受封建压迫的弱女子来说是不公的。但是,如今社会中同你类似的例子也是屡见不鲜的。

死,是一种逃避,而并非一种解脱。它只会将爱你的人的心伤得更痛。大不了一死的说法是极不负责任的,当你仍然拥有生命,便仍有上诉权,仍有翻身的机会。可你宁可放弃把一个个不可能变为可能甚至是现实的机会,而为了摆脱一时的痛苦和折磨,选择了一死了之。死,便成为了你逃避折磨的最后杀手锏。

愚哉!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实在是无能懦弱!不放弃你该放弃的,实在是无知!

 

此外,学生用“奇哉”“壮哉”“悲哉”“哀哉”“惜哉”等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兰芝的命运,评价这一文学形象。这样的题目易引起学生的争鸣,学生相当感兴趣。学到《短歌行》时,也可引导学生理由充分地去评价曹操。

2)模仿下面这段文字,任选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改编小剧本。

人物:刘兰芝   焦仲卿    焦母
  
舞台说明:太阳刚刚落山,天空尽头还剩有一丝残光。在这凄凉的暮色中,女主人公刘兰芝哭哭啼啼地走在路上,样子很是悲伤。就在这时,一阵阵摧折心肝的马嘶声,使她停住了哭泣。她听出来了,那马正是夫君家的那匹马,那人正是她的心上人焦仲卿。焦仲卿此时也看见刘兰芝,立即下马,两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刘兰芝:自从那日我与夫君一别,以后所发生的事都是我们始料不及的,不是我有意负你,而是一些缘由一会儿半会儿给你说不清楚。
  
焦仲卿:有什么说不清楚?还有什么比山盟海誓更重要的吗?
  
刘兰芝:我知道。但我家有老母,还有兄长,事情不由我做主啊!我也是没有办法。
  
焦仲卿:哼!算了吧!听说你已找到了如意郎君?噢,我向你表示祝贺!我是像磐石那样坚定,你呢?倒成了只能唯持早晚的蒲苇。你还是去享受你的荣华宝贵去吧,我将一个人走向黄泉路。
  
刘兰芝:你如此不了解我。你太让我伤心了,我们同是被逼迫的人,同样受尽了生活的煎熬。既然我们阳间不能团圆,那么阴间的相会一定是非常幸福的事了。黄泉路上我愿与你同行,让我们发下誓言,不要违背了今天的约定。
  
(就这样,带着伤感,带着创伤,一对鸳鸯完成生前最后一次约会,死的渴望,生的愤恨,此时已达到极点。)
  
(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焦仲卿怅然若失地回到家中。)

说明:因篇幅过长,不再举例。
    
4<<归园田居>>

想象陶渊明笔下的乡居生活,用下面所给的句式,用富有诗意的语言重新加以描写。

这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短小的练笔适合在课堂上完成和交流)

教学心得:

结合学习内容设计写作题目,一来学生比较感兴趣,二来有利于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三来可以引导学生活用课本中的素材,提高写作能力。但有几点需做好:(1)设计题目要巧妙,能引起争鸣和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想象。(2)教师需要及时批改和点评。只布置写而不加以点评,会使学生失去写作的兴趣,产生应付思想。(3)对有难度的练笔,需要提供富有启发性的例文。

二、把表演搬进课堂。

<<邶风·静女>>描写的是青年男女恋人的一次约会,写得富有情趣。我在讲之前安排两组同学表演约会的情形,然后让同学结合注解理解课文,再对照两组同学的表演,点评表演的成功与不足,讨论哪一组同学对人物的理解更准确更深刻。这样的授课形式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学生喜欢,老师也很轻松。

<<秦风·无衣>>是一首先秦时的战歌,意气豪迈,感情激越。为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这首歌传达出的古代军人同仇敌忾、勇赴战场的精神风貌,我提前布置一些具有一定乐理知识的同学为这首诗歌谱曲,并在课堂上为大家演唱。帖晓曦和邢世浩两位同学的演唱深深感染了大家,激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老师稍加点拨,学生就能心领神会。

教学心得:表演不是图热闹,而是激发兴趣,引导学生深入钻研教材。这种方法偶尔使用,可使语文教学锦上添花。

 

三、比较鉴赏

在教学刘禹锡《石头城》的时候,我补充了下面两首李白的怀古诗,要求学生讨论三首诗在内容和表现手法上的异同;做了一道2007年的高考题。

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苏台览古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高考题: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韦庄 金陵图
江南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高蟾 金陵晚望

曾伴浮云归晚翠, 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 一片伤心画不成。

1、            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

2、            两位诗人一位说“一片伤心画不成”,一位说“谁谓伤心画不成”。请结合诗歌对此作简要分析。

在教学陆游《书愤》时我补充了下面两首词,三首诗歌对照着学习,学生容易把握陆游诗歌在内容和手法上的特点。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夜游宫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候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此外,学完《卫风 氓》和《孔雀东南飞》,我让学生比较两位女主人公的形象。学习《琵琶行》时,我拿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来做比较。学习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我引导学生用过去学过的陶渊明的诗文为本诗作注解。

教学心得:在诗歌教学中巧用比较鉴赏,能够拓深拓宽课堂教学的内容,使课堂具有厚重感,也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把内容相关或手法相近的一些诗歌放在一起比较教学,便于举一反三,增大学生的阅读量,有利于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后记:以上是我对第三册诗歌单元的教学做的一则教学笔记,由于时间仓促,一些地方没有举例,一些地方没有展开。望谅解!

 

                              200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