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郑州市第十九高级中学网站

  • 校园精神:仰望星空 崇尚实干
  • 理念:发展教育
  • 校训:诚毅朴雅
  • 培养目标:健康 健美 健全 高雅 高贵 高尚
课题研究

对 教 学 设 计 的 反 思 周 艳 艳

发布日期:2007-11-22

对 教 学 设 计 的 反 思

数学组  周 艳 艳

通过对我这几年教学经历的深刻反思,我发现教学设计环节非常重要,但许多教师不够重视,教学设计环节不完整,具体表现在:

     1、教学设计无计划,缺乏对整章节的总体设计,备了这课不知下一课,课与课之间缺衔接、配合、分工,缺乏整体效应。

     2、缺乏对每节课的整体思考。如安排教学任务上,重点不突出,内容多而且杂,不注意前后知识的连贯性,不注意总结解题规律。如:在组织教材上,不依据教学目的,仔细斟酌教材密度、广度、深度和讲课速度的安排,而是随意性很大,时而过难过快,挫伤学生学习信心,时而过浅过慢,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在时间结构上,不研究一堂课的复习提问、新授知识、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各应需要的时间,而是讲到哪里算哪里,这节课讲不完下一节课接着说。

     3、缺乏教法、学法的设计。教法、学法的设计与制定应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如果把学生的学习特征弄清楚,那么教学方法的制定与设计就是对症下药了。

     4、缺乏对一节课的小结。从备课上发现,有的教师在备了例题、习题后一节就结束,缺乏对本节课的小结;有的即使写了小结两字,但小结的内容却给略掉了;有的写小结也只是新授内容的简单重复,没有起到画龙点睛、承上起下的作用。

     5、缺乏对自我上课的经验总结。预定的教案在上课实施中,被修正、充实是常有的事。如教师讲课中偶发灵感,学生思维中闪现智慧,教学中出现新问题、新见解、新教法,都给教学带来生机。一个优秀的教师既善于课前钻研制定教案,又善于及时写下实施后记,日积月累,教学经验不断丰富,教学成功必在其中。不做这种自我教学经验的总结工作,会让思维的火花一闪即灭,阻碍了教学艺术水平的提高。

     6、缺乏“同头课”教师间的集体教学设计。表现在教师教学设计时的孤军奋战,表现在同年级教师间虽同教材,却在教学进度、教学内容、作业要求,甚至考核评价方面有较大差异。

这种局面很不利于我们青年教师的成长。虽然教师发挥个体独创才能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很重要,但我们应更强调集体的智慧,强调团结协作的精神。同一年级同一教材的教师担负着一个年级学生的教学任务,客观上要求教师在执行大纲、安排教学进度、规定教学内容、适量作业量和检测评价教学效果上实行统一,因此,同事间应加强集体备课及听课、相互交流对教材教法的认识,这对保证年级整体教学质量都是十分有益的。教师的教学设计应是集体备课与个性化教学的统一。

      上课前的设计是教师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认识体验和教材本身溶为一体的带有主观色彩构想的应然性与计划性活动,教学设计再完善都有必要进行反思。

从一定程度上讲,反思就是“自我揭短”,这一般来讲是痛苦的行为。因此教学反思呼唤一个哟有利于反思的宽松而温馨的环境。同事之间长期相处,彼此之间形成了可以讨论教学问题的共同语言、沟通方式和宽松氛围,便于展开有意义的讨论。

交流的方式很多,比如:共同设计教学活动、相互听课、做课后分析等等。交流的话题包括:

我觉得这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是……,我觉得这堂课比较糟糕的地方是……;

这个地方的处理不知道怎么样,如果是你会怎么处理?

我本想在这里“放一放”学生,但怕收不回来,你觉得该怎么做?

我最怕遇到这种“意外”情况,但今天感觉处理得还可以,你觉得怎样?

一个教师是否具有反思意识,具备反思能力决定于这个教师的自身素养的高低。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师德高尚的教师不会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而会对数学教学精益求精。这样的教师不会因循守旧,他们会不断进行教学反思。他们清醒地知道教师的素质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在更新发展的过程中得以形成与继续提高。他们必然会通过实践从经验中不断地学习,不断的积累,不断增长知识,充实主观,从而成长为自觉的,善于思考的富于创造性的数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