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得很慢,但一直在努力
办公室 王 旸
今天是
教育是什么?从漫长而美好的学生时代到如今踏上教育这方热土,好像自己从来都没有坐下来认认真真的考虑过这个问题。是啊,寒窗苦读16年,世界每个有人生存的角落都在呼唤教育,提倡教育。我们的国家经济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不高,但教育却是我国发展的第一要务,在我国的落后地区,温饱问题还难以解决,可是明智的父母却仍然坚持让自己的孩子上学,受教育。对老百姓来说:教育是上学,是学习,是知识;那么教育对教师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校长给了我们答案:教育是爱!做教育是一次没有终点的心灵远航,教育追求永无止境。教育是一份讲良心的职业,你给与的多少,没有人能够体味。也无从考量。但当我踏入19中的第一天,我就默默的自问:“如果学生毕业以后把遇到你这样的老师视为人生中的一大不幸,那么你的人生将永远是充满灰色的!”教育是爱,教育是对工作的爱,对学生的爱,更重要的是对不要让学生快乐自由的天性在你的手中扼杀。我们每天所从事的事业是平凡的,又是伟大的。因为我们对于教育的思想,对于自我思想的诠释与实践,会深深的影响着一个又一个、一批又一批的正在不断成长的鲜活的生命,这种影响也许将是伴随他们一生的。所以,不要以为每天把孩子们圈在教室、剥夺课间、抢占自习就是教育,就是爱;不要以为追求分数,变相体罚,动辄家长就是教育,就是爱。如果这也算是一种爱:那么就是教育的最大悲哀。教育在我的心中,是神圣的,是崇高的。而能够从事教育事业的人更是值得我尊敬的。今生我有幸从事这样一种职业,承担这样一份责任,那么我将做的很简单也很不简单。那就是:永远怀着一颗童心一份爱来对待我的事业、我的学生。
我是一名专升本的大学毕业生,经过层层闯关终于来到郑州19中,拥有了一份梦寐以求的工作,走上了令我魂牵梦绕过无数次的讲台。每天的我都是忙碌的,都是快乐的,都是感恩的。所以,我比同进19中大门的同龄人 ,更多了一份珍惜,更多了一份敬畏。论教学经验,我是零;论业务知识,我不算出类拔萃;论课余时间,由于身兼行政教学,所以我也是几乎为零的。可是,我相信:勤能补拙,我相信:付出就有收获。我相信:每个人都是不断发展的。而促进我不断发展的就是学习。向课本学习,向领导学习,向老教师学习,向同龄人学习,向学生学习。校长常说:一个做教师的,不思想、不学习,就会毫无新意,因循守旧就会面目可憎。教师的发展,关系着每一个学生的未来。教师要有学习的愿望,要有对知识的渴求和理解智力活动的奥秘的志向,沿着这些小路攀登,才能让你达到教育技巧的高峰。当然,一个优秀的教师,一个不断发展的教育工作者,不仅是要有精湛的教学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不断健全的人格。从教以来,我和孩子们友好的相处,孩子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我亲历亲为。孩子们在评教中都给我打上了满意的分数。但欣喜之后,我一直在思考:我将如何才能让学生永远这样喜欢我呢?我明白了:用知识丰富自己,用良知对待学生。这就是我要不断前进的方向,也是我要一直做下去的事业。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虽然我很年轻,虽然我没有经验,但学习是没有界限的,我明白自己要做的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
校长向我们解释过她是如何理解“和谐”二字的。即大家都来说,都参与。在全国上下号召建立和谐社会的今天,让和谐走进校园更是很有必要的。如何建立和谐校园,我认为:除了要让德育的星空照亮每个角落,以学校文化为内涵,理性彰显名校风范外,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是和谐的,融洽的。包括师生关系和谐,师师关系和谐,上下级关系和谐。和谐校园中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是互相理解,互相包容的,是能够互相弥补,共同进步的。在老师的眼中,没有好学生和坏学生之分,在我们的校园也不再有学生在教室外可怜巴巴罚站的情景,学生不再是一个只是被动的一味地接受知识的机器。我们的学生是生动的,是有思想的,是充满质疑精神的,我们的孩子是课堂的主人,是学校不可缺少的一道时时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风景线。作为老师的我们,对待每一个孩子都应是小心翼翼的,在老师的眼里,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都能够划破长空,点亮属于自己的那片心灯。“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我们每一位老师之间是战友,是朋友,是一起通向光明的同路人,是相互学习相互扶持的实现自我教育理想的见证者。和谐,归根结底,就是19中人都来参与,校园里的一切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让和煦的阳光,美丽的阳光花园,宽阔的跑道,让不断生长的草绿,化成一个个美妙的音符,伴随着快乐的师生,共同谱写建立19中和谐校园的华彩乐章!
最后,我想把最近听到的一句特别符合我心境的话作为文章的结束语:虽然我走的很慢,但我一直在努力!相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