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郑州市第十九高级中学网站

  • 校园精神:仰望星空 崇尚实干
  • 理念:发展教育
  • 校训:诚毅朴雅
  • 培养目标:健康 健美 健全 高雅 高贵 高尚
工会活动

关于“素质教育 教师发展 和谐校园”的学习思考 席朗

发布日期:2008-02-21

 

构建和谐校园

初一  席朗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的社会环境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教育规律的体现。当前,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们的教育还存在着“五育”之间、师生之间和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之间不和谐的现象,严重影响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因此,构建和谐校园,推行素质教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和谐校园是文明、向上、创新的校园,是宽松、协调、包容的校园,也是师生员工工作的乐园、生活的家园和精神的花园。素质教育就是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构建和谐校园是全面推进素质的需要,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1、构建和谐学校人际关系

构建和谐学校人际关系包括教师间人际关系和谐、学生间人际关系和谐、师生关系和谐,主要以平等、尊重、理解、宽容搭建学校师生交际平台。这就需要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和专业化素质,重视学生的德育工作。

2、构建和谐课堂

和谐课堂应呈现民主、自由、合作、进取的教学氛围。在这样的氛围里,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张扬,心情才能愉悦,好奇心和求知欲才不会被压抑,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才能得到培养。因此,我们以新课程实验为契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注重课堂的动态生成过程和生命意义,强调教研成果实用性,积极构建和谐课堂。

3、构建和谐校园环境

一所环境幽美的学校,就是一片育人的沃土。创造条件,进一步实施校园美化、绿化、净化工程。开展各种文艺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业余生活,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和文化层次。让每一位同学随时都感到亲切、温馨、随和、自然。学校的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应该以微笑、激情、博爱去接受和欣赏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力争把学校变成现代文化、时代文明的发源地,创设美化、绿化、知识化、健康化的校园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创设氛围。

4、 促进“五育”的和谐发展

我国教育方针历来强调受教育者应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五育”的和谐发展是改变重智轻德,片面追求升学率,单一追求智育的现状,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五育”的和谐发展就是素质教育的本质体现。有专家指出,所谓素质教育,是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掘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并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五育”的和谐发展并不意味着学生各方面的均衡发展,而是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教育的整体效应。在增长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思想道德素质、劳技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都能和谐共进,为将来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可靠的接班人奠基。

 

  5、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和谐校园的构建最终还是要落实在学生身上,学生个性素质的高低是评价和谐校园构建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尺度;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标志。教育的过程是学生生命感受和经验体会的过程。学生在主动学习、主体实践、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情、意、行诸方面协调发展;在培养适应社会要求所必需的各种基本素质的同时,根据自身潜能、兴趣、爱好、特长等因素培养出具有鲜活个性的多样化人才,使校园的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特长充分展现,都能做到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作为一名刚刚走上三尺讲台的青年教师,我虽然缺少经验,但却拥有无限的激情。

学校需要的是学习型的教师队伍,我必须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当然更要注重思想的成长,以此来支持业务的成长。在团队中学会与他人沟通、合作,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多请教,这样视野才会更加广阔,专业水平才能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要关注学生的需要。教师首先要关爱学生,关注和理解他们的感受,其次是教会学生做人,为他们解答人生疑惑,最后才是传授知识,教授学业。我要以健康的情感去感染、教育、鞭策和激励学生,把爱与责任两副担子深深放在心上,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坚强意志和健康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今后无论在工作上、生活上遇到多大的困难我都会乐观的面对,全力克服,我相信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难就是契机,是成长的痛,一切的艰难困苦都是对我的考验,对我的磨练。作为十九中的一分子,构建和谐校园,落实素质教育,推进学校发展我当然义不容辞。我应该看到自己的责任,并履行自己的责任,怀着一颗敬畏之心、感恩之心向目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