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郑州市第十九高级中学网站

  • 校园精神:仰望星空 崇尚实干
  • 理念:发展教育
  • 校训:诚毅朴雅
  • 培养目标:健康 健美 健全 高雅 高贵 高尚
工会活动

关于“素质教育 教师发展 和谐校园”的学习思考 薛培芳

发布日期:2008-02-21

 

素质教育断想

初一  薛

学生时代是人一生中最富生命活力,生命色彩最为丰富斑斓,生命成长最为迅速、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因此,学校应该是一个直面生命、焕发学生生命活力的神圣殿堂,学校教育应该是努力为学生的生命健康成长服务、提高学生生命价值的有意义的活动。作为学生生命成长中的重要支柱、学校教育的主导者——教师,不仅要传播给学生以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传递给学生高尚的情感和生命的脉动。正如我校的名言:学校里的一切都是为了人的发展。

学生是正在发展着的人,作为发展着的人,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不成熟的人,是正在成长的人。在实践中,我们的许多教师往往忽视学生正在发展成长这一特点,而总是要求学生十全十美,总是对学生求全责备。这是和发展观点相对立的。作为发展的人,学生的不完善有缺点有不足犯错误是正常的,而十全十美则是不合实际的。发展作为一个进步的过程总是与克服原有的不足缺点联系在一起的,没有缺点错误,没有不足缺陷,就没有发展的动力和方向。把学生作为一个发展的人来对待,就会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就会允许学生犯错误,就不会因为学生有缺点犯错误而怒发冲冠,就不会因为学生成绩一时差而恼羞成怒,就会懂得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价值就是帮助学生认识不足、改正错误,在帮助学生认识不足改正错误的过程中,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实现教师的价值。

我们的许多教师,我们的许多教学活动,都还固守着传统的教育思想,把学生当成容纳知识的容器,重结论、轻过程,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探索,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重结论、轻过程,从学习的角度讲,也就是重学会、轻会学。学会,重在接受知识,积累知识,以提高解决当前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适应性学习;会学,重在掌握方法,主动探求知识,目的在于发现新知识、新信息以及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是一种创新性学习。学生在学校获得的知识是极其有限的,进入社会后远远不够用,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的需要,人们只有学会学习,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因而,我们的课堂要做好教法的转变,考虑教法的出发点是: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人手,树立问题意识,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要变 “教”为“导”,“教”为“学”服务的,“教”的目的是促进“学”,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探索的过程,意味着学生要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同时也意味着学生可能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表面上却一无所获,但却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它是一种长效、一种最丰厚的回报,是值得付出的代价。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转变观念,课堂不能教师一言堂,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索,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增加知识,增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