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郑州市第十九高级中学网站

  • 校园精神:仰望星空 崇尚实干
  • 理念:发展教育
  • 校训:诚毅朴雅
  • 培养目标:健康 健美 健全 高雅 高贵 高尚
工会活动

关于“素质教育 教师发展 和谐校园”的学习思考 张秋华

发布日期:2008-02-21

 

创建和谐校园,我们共同的愿景

初一  张秋华

    前段时间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叫做《为和谐而努力》,其中提到了什么叫和谐:“和谐不是没有矛盾,也不是没有差异,而是谋求全员个性发展,不断解决矛盾的一种动态平衡。”这段话又让我想起孙校长在年末全体教职工大会上提出的素质教育、教师发展、和谐校园,三者之间应该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在我看来,和谐应该像我们的五个手指头一样,它并不是平均一般高的,而是五个手指头在某种情况下的一种搭配。缺少了长长的中指整只手会不和谐,但少了矮矮的大拇指同样也不和谐。和谐教育也理应如此,那么和谐教育的主要承载者——和谐校园更应如此。

而和谐的校园又应该包括许多方面,如:和谐的教育理念,和谐的教育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还有和谐的教育方法,人际关系等等,而在这众多的方面中,还应该有一个核心,而这个核心我认为应该是和谐校园的主体,这个主体应该包括学校的老师,也包括学校的领导、行政人员、后勤人员以及校园中为数最多的学生。因此,可以说创建和谐校园绝对少不了作为主体中的一份子——教师。

而素质教育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的人文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学生不能仅仅是培养的对象,而更要是一个能动的主体;教师不能仅仅把学生视为知识的接受者,更要重视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学生的学习不能仅仅是继承性学习,更是创新性学习。素质教育不是面向部分人而是面向全体人,包括教育者本人。在素质教育中,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孩子,而是创造适合孩子的教育。要想创造适合孩子的教育,肯定又是离不开作为教育者的教师。

所以,无论是和谐校园的创建,还是素质教育更好地推行都离不开教师的发展。首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方战委员会编著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如今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它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义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相互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因此,这种趋势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生涯中持续地学习与发展。其次,在这个学习化的社会里,教师的职业也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活到老,学到老”教师作为文化知识的创造者与传播者,更应该自觉履行这一句古老的格言,不断求得专业上的进步。第三,素质教育的提出及推行,和谐教育的呼声及创建,都需要教师提高教育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这样才能不断“充电”,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这里做一个假设:在各方面的努力下,和谐校园已经慢慢形成,可以想象得到,在这样的校园中,教师这一主体肯定会有更多更好的机会获得和谐教育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得到更快的发展,从而更加有效地推动素质教育的进行,而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行又更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和谐发展,三者之间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共同发展。

那么,作为和谐校园中主体中的一份子、素质教育的推行者的人民教师的我们,就更应该将创建和谐校园作为我们的共同愿景,通过不断谋求自身素质的提高,为之释放自己的能量,同时,还要在和谐校园这个大的蓄电瓶中不断充电,创造新的能源,这样才能让我们释放出源源不断的能源。

创建和谐校园——我们共同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