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郑州市第十九高级中学网站

  • 校园精神:仰望星空 崇尚实干
  • 理念:发展教育
  • 校训:诚毅朴雅
  • 培养目标:健康 健美 健全 高雅 高贵 高尚
工会活动

关于“素质教育 教师发展 和谐校园”的学习思考 樊士聪

发布日期:2008-02-21

 

 

真诚、宽容,构建和谐校园之我见

初二分校   樊士聪

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社会状态,从古代的“蓬莱八仙”的神话传说,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都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谐育君子,险恶育小人。”和谐能够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促进事业发展。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同舟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但若校园里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争名逐利,就会影响校园的安定团结,激化校园中各种矛盾,影响社会的稳定。

那么,什么样的校园人际关系才算是和谐的呢?我想:如果人与人之间不愿意沟通,只记“仇”,不记恩,只是少数几人比较“投机”,交往颇深,与其他人则“老死不相往来”,那么,这样的校园人际关系百分之百是不和谐的。我们学校的领导班子就是一个高度团结、和谐的领导班子,班子“一把手”的言谈举止和所作所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一把手发扬民主集中制,善于引导和集中大家的意见,形成决议和决定,这样的领导班子必然是一个心情舒畅、生动活泼、充满活力的领导班子,也必然是一个和谐的领导班子!形成了如此默契和谐的领导班子人际关系,那么,一个其乐融融的和谐校园必然会形成!这样的校园一定能让每一个教师心情愉快,精力充沛,不计得失,勤奋工作,努力学习!因为,在每一个教师的心目中,已经不知不觉地把校园当成了自己的家园!那么,还有谁会不爱自己的家,不爱自己家里的每位成员呢?

我个人梦寐以求的理想的和谐校园人际关系是这样的: 在相互适应中相互尊重。在相互交往中以诚相许。在教学生活中团结互助。在换位思考中相互理解。在平等交往中学会宽容。在平平淡淡中对待利益。在自我调试中学会控制。

一、   在相互适应中相互尊重

在人际交往中,一方面要学会尊重,尊重每个人的人格、价值和尊严,尊重一切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劳动;另一方面要自觉敬人,从古至今,人们都把尊敬放在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的首位,所以,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应从一点一滴做起、从一举手一投足做起,包括言谈举止和称谓都应该体现人际交往中必要的礼仪、礼节和礼貌。一声“老师,您早!”、一声“老师,您好!”……使人心旷神怡,所有怨气、怨言化为乌有。

二、   在相互交往中以诚相许

诚信历来是中国人交朋结友的基本准则和价值标准。不仅要求人际交往中要以诚相待、取信于人,而且强调忠诚,即“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还要重义轻利、去嫌疑。要求关系双方相互承担责任,并接受时间和实践的考验。只有取信于他人,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自身的最大利益,达到预期的目标。如果言而无信,言行不一,就会失信于人,遭到谴责与唾弃。

三、   在教学生活中团结互助

胡锦涛同志强调的“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社会人际关系的基本特征和要求,对于推动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团结是增进人与人之间感情的基础。“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人以支持,会为自己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奠定坚实的基础,别人会以感恩的心来帮助你以后在教学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同一学科教师要摒弃文人相轻、同行是冤家的陋习,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不同学科的教师要打破画地为牢的学科壁垒与偏见,涉猎其他学科知识,改变自己单一的知识结构,加强学习团队的建设,走综合型教师发展之路。在教师和谐互动的正向氛围中,完善学校的合作机制,让教师充分认识到学校的兴衰荣辱都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都关系到渴求发展的莘莘学子。

四、   在换位思考中相互理解

换位思考是一种现代思维方式,凡事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注重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既是一种云水襟怀也是一种思想方法。生活实践证明,人们只有在人际交往中多利用心理换位法,才能更好的做到感同身受,心理沟通,达到相互理解,解疑释惑,消除隔阂,增进团结和友谊的目的。同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不要强迫别人去干。

五、    在平平淡淡中对待利益

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理想状态是人们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大家都能够各尽其能地劳动,各得其所地生活。但现实生活中,人们获得的利益往往与自己在社会中创造的价值不相称,人与人之间难免会产生矛盾,这时候心态显得非常重要。有了平常心,才能正确对待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因此,处理人际关系应该相信:公平是相对的,利益的均衡是长久的,失衡只是局部的、暂时的。

     总之,尊重、诚信、互助、理解、团结、宽容、友爱是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特征,也是现代社会和谐人际关系的本质反映。构建教职工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师德教育的基本要求,不仅能使教职工具有完美的人格,更能促使其在孩子们面前以身作则,以自身的完美人格潜移默化地影响那些本来就如此爱模仿的孩子们。

学校发展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根本之道,在构建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过程中,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校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以发展增和谐,以改革促和谐,以公平求和谐,以稳定保和谐。构建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应该以人为本,从师生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入手,切实解决师生工作、学习、生活中的突出问题,让师生享受教育教学的成果,得到发展、提升的实惠。以法规、道德、政策和舆论的力量,有效调控师生的差异,确保学校的稳定和谐,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