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郑州市第十九高级中学网站

  • 校园精神:仰望星空 崇尚实干
  • 理念:发展教育
  • 校训:诚毅朴雅
  • 培养目标:健康 健美 健全 高雅 高贵 高尚
工会活动

关于“素质教育 教师发展 和谐校园”的学习思考 朱珠

发布日期:2008-02-21

和谐校园关系你我他

初二分校  朱珠

和谐校园是文明、向上、创新的校园,是宽松、协调、包容的校园,也是师生员工工作的乐园、生活的家园和精神的花园。构建和谐校园,人际关系和谐是关键,学校事业和谐是核心,环境和谐是保障和窗口。

一是依法治校,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和谐校园,需要不断地建立和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通过硬性的规定和刚性的措施,在制度上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规范运行,在法律框架内实施校园管理,从事教学科研等活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有法可依,建设一个稳定、法治、公平、有序的和谐校园。。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应由全体教职工共同来制定。人人必须严格贯彻执行,特别是学校领导要带头执行。要求教职工做到的,领导必须首先做到,决不允许特殊群体存在。对违反规章制度的,不论是领导和教职工或者学生,都应一视同仁,照章办事,按章处理。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加强教育法规学习和宣传,规范学校制度建设,力争做到学校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加强管理队伍和师资队伍的思想政治作风建设,构建和谐的管理机制

二是以师为本

紧张——团队高效有序,紧密协同一致。现代社会充满着竞争。学校要在竞争中生存、发展和壮大,就必须进行有序而深入的改革;教师要在竞争中生存、发展和提高,也必须开展紧张而高效的工作。

作为一所和谐学校的教师,既要上能适应学校与时俱进的需要,下能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进步时,他会自然地翘起大拇指,称赞之余不忘提醒一句“别骄傲”;学生犯错时,他会正确指出,并鼓励学生好好努力。

优秀的教师群体、和谐的教师关系是能否在学校内形成强大的凝聚力的关键。凝聚力不仅能激发学校活力,而且能够极大地增强教职工对学校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这是学校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从学校管理角度来看,应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建立健全各种组织机构,形成学校成员之间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的互动平台,如教研活动、联谊会、座谈会、书信、博客、体育活动等,及时化解各种矛盾,消除怨气,消除内耗,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形成一种奋发向上、视校如家的强大的凝聚力,打造一支团结协作、风雨同舟、与学校共荣辱的团队。

三是以生为本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形成有益于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有益于科学创新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和谐校园环境。

众所周知,学生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引导、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本质要求。我们实施人性化管理,就是要在学校的管理活动中,给学生以关爱、始终贯彻“平等、尊重、合作、发展”为基本内涵的人本思想,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以上两点又可以归结为以师生关系为本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和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和教育教学获得成功的保证,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根本。教师是科学知识的开拓者,是知识和智慧的引渡者,是学生成才的领路人,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具有主导作用。学生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服务对象,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具有主体作用。师生间只有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要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师德修养、精湛的教学艺术、良好的外表形象,以理服人,取信于人,做学生的表率,建立“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情感交融、协力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尊敬教师,勤学守纪。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出现乐教乐学的生动局面。

总之,建设和谐校园是教育规律的体现,是时代的需要。这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我们基础教育工作者的全面参与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只要我们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我们必须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的指示精神努力工作,相信,和谐校园建设一定能够取得可喜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