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抛弃,不放弃
------谈构建和谐校园需要的一种精神
高一 高亮
假期在家,用了整整一天半时间把前一段热播的电视剧——《士兵突击》给看完了。这是我第一次坐下来把一部电视剧完整的看完,之所以这样专注的看这部电视剧,是因为有一种精神深深震撼了我,这种精神其实只有简单的六个字:不抛弃,不放弃。
在电视剧里,“不抛弃,不放弃”使一个对自己没有一丁点儿信心,什么事情都干不好,几乎被所有人否定的孬兵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全能的特种兵。看着电视剧,我想着我现在带的分校的学生。可能他们中的一些或许很多过去甚至现在是所谓的“差学生”,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因此被同学嘲笑、被老师歧视、被家长责骂,同时又在经历过一次次考试的打击后,对自己渐渐的没有了一点的信心,在自我否定中,一点点的绝望。我在想,如果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对待他们每一个都能用“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情况会怎样呢?
在同他们刚接触时,由于工作的惯性,常拿他们与去年所带的学生相比。一看到他们学习时的一副懒散样,心情就会变得很沉重;考试后,看到他们的可怜的成绩,心中更是增添了几分忧虑。我先是感觉不到了工作的快乐,缺少了常有的笑脸,接着又因为失败感常常大于成就感,就产生了绵绵不绝的、挥之不去的焦虑与痛心,进而自己就变得忧心忡忡的。我在痛苦中思考,在思考中改变,在改变中寻求突围。现在我的突围不能说完全的成功,但是我知道我有了方向,我有了精神的支柱。
我想,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首先应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教师和学生应该是人格平等的学习共同体。教师应理解学生,而不是一味去责怪学生,其实,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去考虑学生行为背后的各种原因,以及此时学生最需要什么。面对每一个有个体差异的孩子,如果我们以个人的眼光去取舍,偏爱乖孩子,排斥那些看似笨的、调皮的、被同学甚至家长冷落的孩子,那么我们的行为将有悖于传递人类精神火种的职业道德。我想,对待犯各种各样错误的学生,首先我们要努力帮助他们改正错误,提高他们对事物认识;其次,我们要有宽容精神,树立学生本是为避免犯错才来学习正确的思想的意识。只要我们充满欢笑,不抛弃,不放弃,他们或许更有希望。只要他们有良知,将来他们会感激,甚至会传递这种爱的。因此,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位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会让我们的师生关系变得更融洽,让学校变得更温馨。我想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实现“学校里的一切都是为了人的发展”这一理念的一个关键所在吧。
教师在完成传递人类文明的任务时,还应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和文化素养去感召和感染学生,设法用自己的魅力,对真善美的信仰以及自己的气质,语言,激情,幽默,去吸引并指引每一位学生。对我而言,无论是班主任工作,教育教学工作,还是自身素质,修养,与之比较,还相距甚远,如果我不学习,不研究,我将从事不好这些工作,完善不了自己。因此,不管自己现在经验多少、功底多浅,我都将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尽自己的全力去完成。同时,拿“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来逼自己思考,逼自己进步,通过自己的提高来为构建和谐校园出一份力。
在最后,我给老师们推荐《士兵突击》这部电视剧,希望“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成为我们每位老师永远的追求。当我们身处困境,情绪低落时,让它来照亮我们的心灵,涤荡我们的灵魂,使自己能一直安心而又虔诚地传道授业解惑。同时,我想这种精神不仅能使学校变得更和谐,而且还能照亮学生们的未来,使社会变得更加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