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郑州市第十九高级中学网站

  • 校园精神:仰望星空 崇尚实干
  • 理念:发展教育
  • 校训:诚毅朴雅
  • 培养目标:健康 健美 健全 高雅 高贵 高尚
工会活动

关于“素质教育 教师发展 和谐校园”的学习思考 李国强

发布日期:2008-02-22

 

素质教育浅谈

高一  李国强

     关于什么是素质教育?在假期里我查过一些资料,也进行过思考.下面我就谈自己关于素质教育的一点儿浅见.

     首先,素质是什么?对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一位交警说:有素质的人遵守交通规则;一位环卫工人说:有素质的人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一位商人说:诚信、守约、有远见,是我们商人的素质;一位运动员说:身体强壮,心理稳定,适应环境,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就是我们的素质;一位教育者说;高素质的学生就是德、智、体全面发展,会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素质包含身体、思想、职业技能等几个方面。

    那么什么是素质教育呢?

    谈到素质教育,有一些人往往会自然地想到音乐、舞蹈、美术等课外兴趣小组。我想,这是对素质教育的一种曲解.素质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实现受教育者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使学生学会能动地创造性地学习,能够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用科学的方法主动探究知识,敢于竞争,敢于质疑问难,从而成为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学习的主人。

    作为我们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怎么才能力所能及的落实素质教育呢?

    我感触很深的一点是:尊重和关爱学生.只有发自内心的去尊重和关爱每一个学生,才能获得他们的理解、尊重和认可;也才能顺利实现我们教育的目的.还有一点就是:不歧视“差生”;在工作中,应该极力避免浮躁的情绪和急于求成的功利心理.

    现在的中学生很敏感,也很开朗.他们有很多烦恼,对老师也有很多要求.他们见识多广,有主见,甚至挑剔.如果老师不对其"胃口",他们是敢于不学习的,也不在乎什么后果.所以,作为长者、成年人和老师的我们,必须真心的尊重和关爱他们,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作为班主任,还要胸怀宽广,不能与学生较真.

    一个合格的班主任还要善于与学生谈话。通过谈话,学生可以在不受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尽情述说个人的思想感情、意见要求,反映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家庭的情况。谈话对于师生之间沟通思想、交换意见、交流信息、解决矛盾、融洽感情、增强信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下是我如何与学生谈话的一些体会:

    第一、找学生谈话前要作好准备

  找学生谈话,不能凭心血来潮,随心所欲,毫无准备。要真正了解谈话学生。谈话前认真做好研究工作,要对谈话的学生的思想、心理及行为等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社会、家庭、学习生活环境等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做到心中有数。根据“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原理,制订谈话方案,选择最好的谈话方法、地点和时间。

  第二、把握谈话的时机,精心选择谈话的时间、地点及场合.谈话的时机、火候要把握好。

    第三、 谈话时要有明确的目标

  找学生谈话,要有明确的谈话主题,即要明确谈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找学生谈话,通常有下列目的:①掌握情况,便于下一步开展工作;②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排忧解难;③鼓励进步,激发向上;④布置工作,明确责任,指导方法;⑤沟通感情,融洽师生关系。但谈话不能企图同时解决许多问题,谈话的目标要尽量集中,内容要围绕主题进行,时间不可拉得太长,否则容易引起学生厌倦。要适可而止,让学生有意犹未尽的感觉,这样的谈话最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四、要遵循谈话的原则

  找学生谈话不仅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也是一种思想教育的工作方法,需要遵循学生思想活动规律,贴近学生思想实际,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一般应遵循如下原则(一)平等原则.与学生谈话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不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要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消除学生顾虑与拘束,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让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受到启发,得到教育。(二) 真诚原则.“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班主任要真心诚意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

做到以情感人。惟有真心才能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才能与学生在思想上产生交流,心理上有了沟通,

心灵上引起共鸣,学生才能打开心扉,将内心向我们袒露。在谈话过程中,如果班主任带有厌恶的情绪,

甚至皱一皱眉,有一点走神,学生都会敏锐地觉察到。若让学生产生一种被轻视、被愚弄的愤怒,就会

引起师生间的树立情绪,影响谈话效果。

  (三) 尊重原则

  找学生谈话时,要态度和蔼,给对方以亲切感、实在感,要倾听对方的诉说,让对方把心中的体验、

感受、困惑、疙瘩、怒气、忧愁尽情地倾述出来;不要随意打断对方的话语,要与人为善,正面引导,

鼓励帮助;不要高声训斥,挖苦讽刺,话难听、脸难看。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这样学生才会为之倾心,

与之交心。

  (四) 差异原则

  找学生谈话的方式要因人而异,因事施法,不可千人一面。要根据对方的性别、年龄、性格特征、

情绪心态、表现情况,根据谈话的内容、主题、环境等诸多因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同学是直性

子,性情豪爽,谈话就要开门见山。有的同学自尊心较强,谈话要就应含蓄一些,旁敲侧击,不要硬把

一层“窗户纸”捅破,对方接受不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素质教育是迫不容缓的,让我们一起挑起这重任,为教育下一代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