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郑州市第十九高级中学网站

  • 校园精神:仰望星空 崇尚实干
  • 理念:发展教育
  • 校训:诚毅朴雅
  • 培养目标:健康 健美 健全 高雅 高贵 高尚
工会活动

关于“素质教育 教师发展 和谐校园”的学习思考 彭俊

发布日期:2008-02-22

 

关于素质教育,教师发展和和谐校园的一些感想

高一  彭俊

素质教育是基础,是学生成长和社会发展的根基;教师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条件;而和谐校园是素质教育和教师发展的环境,为二者提供精神指导。这三者之间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从提出到现在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但它的发展和实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这需要我们持续不断的努力。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在制度和方式上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存在一些困难。但是,素质教育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已经引起了教育界和全社会的认可和重视。究竟什么是素质?什么是素质育?在查阅了相关资料后,我得出以下解释:素质是一个人所具的有天赋、素养、才智和能力。一个人的素质,包括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以及独立生活能力和文化艺术素养。而素质教育是一切为了提高人的素质的教育,一切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业务、身体素质的教育。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我们怎样来理解并实施素质教育呢?素质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就可以抛弃传统教育呢?答案是否定的。在素质教育里包含着提高被教育者的才智和业务素质,这就需要教育者找到传统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在传授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和升学率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人格、思想和能力的培养,我们要培养的是社会的有用之才,是活生生的人,不是高分低能者。我们如何做到这些呢?作为教师,应走在素质教育的最前列,成为素质教育的践行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终生学习的思想,让学习和思考成为一种习惯。考试不再是教师手中的法宝,不是教育的目的,而是检验学习的手段,正确对待考试,正确利用考试,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培养出学生美好的心灵,感恩的心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才是我们的目标。

教师发展

只有教师的发展才能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才能促进教育的进步。同时,教师的发展是一个学校蓬勃发展的保证,是学校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前提。教师的发展不仅需要社会和学校搭建一定的发展平台,形成激发教师发展的机制,更需要教师自身的勤奋和努力。在教师的发展中,这二者缺一不可。作为教师的我们,该如何提高自身的发展呢?要勤于钻研业务,提高业务素质,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敬业精神,尤其要提高自我构建“有效的专业知识”的能力。要形成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情的整体思想。要树立教学理念,持续更新专业知识和教学思想,提高自身的学科研究能力。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勤于思考。学习改变着我们,从学习中汲取思想,用思想指导我们的行动,引领我们的成长进步。我们养成学习、思考的习惯,然后这些习惯成就我们。树立素质教育的信心,超越自己,创造自己。教师还要以敬畏、谦虚的姿态对待工作,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以无私、友好的行为对待同事。以我们自身的发展来促进学校的发展,促进自我价值的实现。

和谐校园

只有在和谐的校园里才能培育出全面发展的人。就我的理解,和谐校园的范畴包括和谐的校园文化,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教育氛围,和谐的教育思想。有文化的校园才有内涵,才厚重,才能净化校园里每一个人的思想。有了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形成强有力的教师团队,每个教育者才能通力合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教师和学生之间又能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教学相长,共同推动学校的发展。有了和谐的教育氛围,才能形成“教师乐教、巧教,学生好学、勤学”的良好局面,才能为素质教育的实现推波助澜。有了和谐的教育思想,学校的发展才有了主心骨。和谐的教育思想并不是指一个鼻孔出气,一种语调讲话,而是要“求大同,存小异”。这样,每个人的个性才能得到尊重,才能实现校园里每个人的充分发展。和谐校园的建设,不仅有教师和学生的责任,还有家长的一份力量,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使他们有效地加入到学校建设中来。

素质教育是大旗,永远引领作我们前进,是我们的努力方向;教师发展既是教育发展的要素,又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和谐校园是我们发展的场所,是我们进步的支柱。值得高兴的是,我们已经形成了共识,有了思想上的提高。然而,我们要做的还很多,也许还会面临许多困难,但是,只要去做,只要每天都去做一些,就会有实现的一天!

以上是我对素质教育,教师发展,和谐校园的一点粗浅认识,不当之处,恳请领导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