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郑州市第十九高级中学网站

  • 校园精神:仰望星空 崇尚实干
  • 理念:发展教育
  • 校训:诚毅朴雅
  • 培养目标:健康 健美 健全 高雅 高贵 高尚
工会活动

关于“素质教育 教师发展 和谐校园”的学习思考 王保菊

发布日期:2008-02-22

也谈素质教育

高一   王保菊

“要现代化,关键是提高人的素质。”、 “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等,这是八十年代在中共中央文件中出现的新说法。我国教育界也适时地在1988年公开正式提出“素质教育”一词。

素质教育,说白了,就是教会学生做人,发展人,完善人。它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材,而人才是有层次和类别的;它应该使每一个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得到发展和升华。
    
学校的传统使命是传授知识,今天的素质教育仍然把传授知识看作教育的主要职能之一。但是,素质教育所讲的知识,首先是人的全面发展所必需的全面的知识,而不只是升学考试所必备的知识,它包括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两个方面。人类早期传授的大多是人文知识,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科学知识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现在,则应是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并重。这有利于人的左脑和右脑的协调,做人和做事的统一,两种知识之间的贯通,以及复杂问题的合理解决。
      其次,素质教育是知识的内化。素质教育强调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使之成为人的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仅仅是机械记忆而没有消化和利用的知识,不能称其为素质。这点对人文知识来说更为重要。比如,思想品德课考高分者,思想品德素质并不一定就高。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
 
   再者素质教育是学会学习。在当代社会,知识量激增,陈旧率加快,学校给学生的知识只能是最基础的部分,比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从知识的传授过渡到对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如何掌握知识,学会独立获取知识的本领。这就叫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

    能力和素质相比,素质更根本。素质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素质的表现,能力的大小是由素质的高低决定的。有了较高的素质,凡事就会表现出较强的适应力和创造力。现在许多人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之间流动频繁,人们的职业乃至身份经常变动。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无法确切知道每个学生将来干什么,也就不可能把学生一生所需要的能力在学校里都加以培养。学校所能做的和应该负责的只是给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其适应社会和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基本素质。
  素质教育所指的能力,除过去人们所讲的体力和智力外,还包括非智力因素,如情感力、意志力、理想力、信念力、道德力,以及想象力、洞察力等。爱因斯坦说过,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加重要,智力上的成就,很大程度上依赖性格上的伟大。 

在当代社会,教师的第一职责应是教学生如何做人,第二是教学生如何思考,第三才是传授具体知识。
   我国历来比较重视""。《论语》强调"为政以德";《三字经》里有"教之道,德为先"的说法;江泽民同志提出"以德治国"。我国的市场经济带来社会发展迅速同时,也带来了某些负面影响,人们交往的频繁,使得每个人的思想品德不可避免地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在当今,一个人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如何,以及如何做人和做事,已经成为人的事业成败的最为重要的因素, 人的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人的人格的高下和优劣。 因此,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当务之急,它关系到学生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素质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也就是要培养人格健全的人。人格健全的人,也是个性鲜明的人,教育时要注意发现、发扬和爱护学生的个性。教育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为中心,因为学生是学习的内因,教师是学习的外因,教学生学会做自己的主人,做学习的主人 ,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因材施教,使学生能够生动活泼的主动发展 。

作为一名物理教师,我知道科学不只是静态的科学结论,更是动态的科学过程。在科学探索过程中,需要有正确的科学态度、先进的科学方法和坚韧的科学精神,在我们的物理教育教学中,主要是提高人的这些科学素质。操作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根据素质教育观,利用探究式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中,结合教学内容,抓住时机利用STS教育素材,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使知识在探索中获得,能力在动手中培养,思维在分析中见长,认识在讨论中完善,品德在学习中形成。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学会方法,形成品德”。

在科技活动中,学生通过科技制作活动,不但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还增强了主动探索知识的兴趣和愿望,强化了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学并不神秘,科学发明也不是高不可攀,提高了学习信心,增强了创造意识。科技制作活动,在培养学生的设计、决策和动手能力方面确实不失为一个好途径,尤其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方面,技术教育所能发挥的作用,是其它教育无可比拟和替代的。

STS教育的本质集中体现在未尾一个S(社会),科学和技术的教育历来有之,但把科学技术的教育内容紧密扣住社会的需要,这是我们在当今物理教学中应注意的一个问题。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到家庭、社会中去观察、调查,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社会中的物理,增长了知识、增加了知识的实用性,也认识了科学技术对社会的正负作用,会促使学生立志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教学中,当物理内容与STS教育内容有切入时,设计一个观察或调查报告,刺激和展开学生的思维,意在鼓动学生思考,希望学生在生活、家庭、社会一些与物理有关的问题上发表见解,并为自己的见解寻找解释(辨护),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社会意识。

从我国中小学教育来看,应试教育留下了许多难以根除的遗留问题,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在物理课程中不断探索方法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一名物理教育者,我会做坚持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