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素质与和谐的政治课堂关系
高一 夏西强
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在这之中政治教师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将课程理念落实在具体政治课的教学实践中,如何用教学实践去验证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这些问题都是新形势下政治教师面临的严峻挑战。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的教育形势也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孙校长曾指出:优质教育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没有教师群体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教育整体质量的提高;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正如我校
一、形成完备的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
政治课的主要功能在于育人,为此,政治教师必须具备现代教育理念。
首先,必须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特别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方面的理论,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了解新课程改革的诞生背景。当今国际上几种活跃的教育思潮如“以人为本”、“教育是一种唤醒”、“教育应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等观点已被认同。这是学习社会化与终身学习的思潮,这些教育观念,拓展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强调了学习态度、情感及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所以,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只有队对这些理念有所了解才能有助于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利于构建和谐的政治课堂。
其次,政治教师要会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教师要由传统意义的知识传授者和学生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由简单的教书匠转变为实践的研究者和研究的实践者;由教学活动的主角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配合者。在教育方法上,也要体现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反思自我,唤起学生成长的渴望,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的实际意义,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构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化。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想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
二、具备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能力。
创造性使用教材是一名新型政治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多年的教学经验证明,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可能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完美统一;才能使教材的普遍性同班级、学生的教学实践的特殊性实现有机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的需求,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其具体要求是:⑴、要求教师进一步树立课程意识,以新的课程观(学生观、教材观、课程资源观)来重新审视、规划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以更高、更宽的眼光来设计教学、看待学生,而不仅仅局限于教材和一时的教学效果。⑵、教师在创造性使用教材中应充分认识教学目标重要性。每节课、每次活动都应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否则容易形式化——为活动而活动,为体验而体验,为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轻率、刻意地去更改教材内容,等等。教学手段与教学目标和谐一致的原则是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基本着眼点与归宿。
教师只有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把教材的“本”和政治课的“支”密切结合起来,让学生喜欢政治课,在课堂的学习中快乐的成长,从而构建和谐的政治课堂。
三、具备科研能力。
为了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作为一名政治教师要善于把自己的育人经验,通过系统总结上升为理性认识。这是教书育人活动所必须的,也是教育者素质的标志之一。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一方面教育者对自己主管或任教的专业学科的历史、现状应有个较全面的了解,要学习研究本国、本省、本地区的教育历史,了解当地教育发展的历程,还要掌握国内外教育科研动态及发展趋势;另一方面,积极钻研教育科学及关联的科学知识,如教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等,通过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找出规律性的育人方法,掌握人的成长发育规律。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育科研能力是基础教师教育所必备的能力。现代教师要从经验型转向科研型,要成为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内容、教育对象、教育方法和教育实践者和研究者,为提高教学水平,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造性人才能力,那种“教教材”的“教书匠”的传统做法已不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高效率地提高学生素质,迫切地呼吁着教师的创新智慧。所以,教师必须以研究者的姿态,进行教育教学并在不断的研究与探索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四、应拥有相应的专业能力。
其一是理解他人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这是政治教师有效实现与学生的双向沟通所必需的,也是教育日益社会化和社会日益教育化的今天显得不可缺少的。教师教育对象是人,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精神的沟通,情感的交流,引导学生健康活泼地成长。同时,教师也是工作群体的一员,要有与同事融洽相处,合作共事的能力。教育是不仅涉及学校,同时还涉及到家庭及社会,所以教师还应具备有与家长、社区有关人员沟通与合作的能力,从而形成教育全面进行有效地工作。
其二是组织管理能力。一般的教育工作以班为单位,教师要发挥学生群体对个体的教育作用,使每一位学生在群体生活中得到施展才能、培养一支及适应群体生活等方面的锻炼,就要有管理班级和领导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
五、具备学习的能力。
勤于学习,充实自我,这是当今做好一名政治教师的基础。孙校长曾指出:“健康需要保健,学习是最好的良药,交流则是最好的偏方。读书看报、电视网络、交流写作、反思活动等都是健康保健的方式。我们作为一个教师,需要各方面的知识,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真正给学生以人格的感召。孩子年龄越小,他们对教师的期望就越高,他就越把教师当成是百科全书。在他们眼里教师是无所不知的,如果教师是一问三不知,他们就非常失望。所以教师要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做一个知识渊博型的教师。如今是现代教育时代,我们要不断学习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成为能运用网络信息资源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师。
未来社会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要求教师成为终身的学习者。瑞士的查尔斯、赫梅尔曾指出:“终身教育是唯一能够适应现代人,适应生活在转变中的世界和变动社会中的人的教育。这样的人必须使自己能够不断地适应新情况。”把握时代的脉搏和教育改革的方向,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才能时时充电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教学效率,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六、要有强烈的责任感
教育部部长周济认为至少面临三项责任:一是岗位责任,就是要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是教师职业的本质特征。二是社会责任,人民群众把子女送到学校,就是把家庭美好的希望寄托给了学校,我们教师有责任把学生教好、保护好、培养好,有责任让家长放心满意,有责任促进教育公平,促进构建和谐社会。三是国家责任,孙校长曾说过:“爱生荣校、和谐校园”是我们学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十九中处于这个发展阶段一个理想和目标,每一个十九中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爱生荣校,为和谐校园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必须尽力尽到自己的责任为学生、为学校、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有用之才。
七、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健康的体格
教师心理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育人的成效。实事求是的理智态度,勇于探索的进取精神,健康稳定的情绪体验,构成了教师心理品质的核心。
再次,教师的工作没有健康的体格是难以胜任的,特别是中年教师正是育人经验丰富,肩负重任的时候。教师本人应重视劳逸结合,加强身体锻炼,以适应繁重脑力劳动的需要。
第三,教师要有阳光心态,理性对待自己的学生、学校存在的一些问题。
总之,教改对教师提出了教育专业工作者的要求,这就是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教育艺术的探索者,作为21世纪的一名政治教师,要不断地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摸索,在实践中完善自己的课堂,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的政治课堂,为学校的发展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