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思考
高二 刘本鹤
认真学习了我校2007—2008学年工作计划(以下简称计划),现在结合我自己和所教的英语学科就素质教育、教师发展、和谐校园三个方面谈一下我的认识与思考。
1.素质教育。
什么是当代中学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对于英语学科而言,我想素质教育就是不只是能够让学生在每次的考试中获得高的分数,还应在学生的听说读写译包括欧美文化背景等方面获得全方位的提升,从而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能力个性、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英语教学首先应把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放在重要位置,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和观点,形成良好的品德和情操。在高中阶段,教材题材广泛,有许多世界著名科学家的故事,如爱因斯坦、伽利略等,应通过学习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们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增强爱国主义和民族自尊感。高中阶段教材涉及原文较多,还应当培养学生增强辨别是非能力,尤其是要批判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比如学习《丢失的项链》一课,就应指导学生批判主人公玛蒂尔德的小资产阶级虚荣心,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等等。
2.教师发展
一个教师的内心都一定有追求良好教学的初衷。良好的教学不在于教师教学技巧的纯熟,而在于教师正直、诚实的优秀品质。因为这些品质能编织一个复杂的网结,这张网联结着学生、课程以及教师自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会为他们自己编织出一个未来的世界。(引自工作计划)
所以作为一个教师,无论你是英语教师,语文教师或者是物理教师,要教会学生读书做人,首先应该在各个方面完善自己,让自己先具备教育人的“思想资格”。我想这要比一切的知识资格更难获得,也更重要。素质教育理论启示一切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全新的学生观:在素质方面,没有一无所长的学生,只要教学得当,师生配合和谐,每位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潜能都可以获得完善的实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应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情感为纽带,师生互动,和谐共振,实现道德的共同进步”的育人方法,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志向追求的自强能力,培养学生品格修炼的自锻能力,培养学生知识探究的自主能力,培养学生生活管理的自理能力。
3.和谐校园
和谐,不是单纯的和气,和谐不是没有问题,没有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管理,没有管理就没有制度,没有制度就没有规矩,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团队的和谐指的是“目标一致、相互尊重、齐心协力、不断进步、和谐发展”。(引自工作计划)
我觉得一、构建和谐学校人际关系,要以平等、尊重、理解、容让搭建学校师生、师师、生生交际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校各个成员都是平等的,学校的每个成员性格有差异,兴趣、爱好有不同,但彼此包容,相互谅解,团结合作,和谐竞争。学校成员之间和谐相处,形成合力,创造了事半功倍的办学效益和育人效果。二、构建和谐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为学生搞好学习服务的。和谐课堂应呈现民主、自由、合作、进取的教学氛围。在这样的氛围内,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心情愉悦,好奇心和求知欲不会被压抑,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得到培养。三、和谐校园环境的要求是幽雅,舒适,安全,卫生,能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新的学期,让我们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