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郑州市第十九高级中学网站

  • 校园精神:仰望星空 崇尚实干
  • 理念:发展教育
  • 校训:诚毅朴雅
  • 培养目标:健康 健美 健全 高雅 高贵 高尚
工会活动

关于“素质教育 教师发展 和谐校园”的学习思考 朱琳

发布日期:2008-02-22

 

更新观念  和谐共进

高二  朱琳

教育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这是我们基础教育改革的时代主题,素质与素质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的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教育。有什么样的素质,就应有与之相对应的素质教育。与之相对应的教师

    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身教重于言教。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首先就要特别强调教师的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强,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要学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行动上为学生做出表率。
   教师的作用在于“教育”学生,教会学生做人的根本,形成学生高尚的人格。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人生进取精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以及信、义、诚、达、礼等一些优秀的人格层面,这就是做人的根本。正如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孙奇逄所说,教人读书,首先要使受教育者“为端人,为正士,在家则家重,在国则国重。教师本身具备质量与学生对老师的信奉程度是同其受益程度成正比例的。西汉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扬雄指出:“务学不如务求师。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只有处处以大局为重,克服个人主义,自觉遵守校纪校规,以模范行为为学生做出表率才可能教育学生遵规守纪。以身作则;就会受到双重的教育效应。要成为追求真才实学的榜样。不能满足于先学于学生,而且要坚持继续学习,坚持终身受教育。随着形势的发展,让人感觉到一停止学习,就会落伍。当今的时代,人们只有具备了学习的能力,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才能获得生存的社会位置。我们不但要自身保持一种勤奋学习的能力,还要把这种学习能力无私地传授给自己的学生。 “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丰子恺把人格比作一只鼎,而支撑这只鼎的三个支点是:思想--真,品德--美,情感--善,只有“三足鼎立”,真、善、美和谐统一,才能为人师表。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精神丰富、道德高尚的教师,才能尊重、陶冶学生的个性,而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无任何个性特色”。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开放意识。消除那种自我封闭、自我满足、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的状态;立足岗位,立足实际。通过各种信息传递方式,把视野多角度地扩展到外部世界;把握教育改革的动态。寻找自我素质结构定位,在进行素质教育转变的实践的同时,能够预测未来教师的形象,研究未来教师的素质结构和教师的类型, 对我们日常教学而言,最大的挑战就在于处理与学生的矛盾——转化后进生。先进和后进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相比较才显示出来的,即使集中全校最优秀的学生组成的班级也同样有后进生。这就迫切需要老师拥有最大的宽容与毅力。帮助后进生保护并引导后进生的自尊心。越得不到重视的学生越会做出一些引人注意的举动,做不出正面的积极的举动就做出一些离经叛道的事。绝不能用一些激烈的言行使得学生泯灭了争取上进的愿望。魏书生说过:“要珍惜学生心灵中闪光的东西,以他们自己的光芒,照亮自己的黑暗。”让我们谨记雨果的一段话。“世界上最宽广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
     每一个人所形成的道德观念、行为习惯、世界观等教师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尽管环境对道德质量形成有一定影响,但无法代替教师教育的优秀。因为,教师的教育具有长期性、系统性、科学性。人生最初的二十几年是决定和影响人的一生的发展的关键。更是道德观念、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而教师是影响的关键因素。

认识到这一点就会自觉地把自己和学校的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做个和谐的人,加强学习,完善自我。努力学习业务知识和各项技能,为优质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发扬顾全大局和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为学生搭建展现风采的舞台,使学校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和谐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