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郑州市第十九高级中学网站

  • 校园精神:仰望星空 崇尚实干
  • 理念:发展教育
  • 校训:诚毅朴雅
  • 培养目标:健康 健美 健全 高雅 高贵 高尚
工会活动

关于“素质教育 教师发展 和谐校园”的学习思考 方炜

发布日期:2008-02-22

 

和谐教育需要教育的和谐

高三  方炜

学校是由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和其他教辅人员组成的一种社会组织,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骨干作用。顺应时代需要,建设和谐校园,是当前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校园和谐最为关键的是人的和谐,人的和谐与否,决定了校园和谐的成败。校园的和谐,领导班子和谐是关键,教师和谐是基础,师生和谐是根本,家校和谐是保障。我们要致力于和谐校园的建设之中。

   和谐发展的人像一颗魅力无穷的种子,只有在和谐的校园里才能孕育出来。如果把和谐的校园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我认为,优美和谐的环境就是这棵大树的根本,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就是它的枝叶,而丰富的校园文化,就是它的精髓所在,灵魂所在。

优美的校园环境是和谐的根本。首先,校园的自然环境应是和谐优美的。如果孩子跨进校园所看到的一切,所接触的一切,处处是俯拾不完的美丽,身心自会有言说不尽的愉悦,思想也会无止境地翱翔。在绿草如茵、鸟语花香、亭榭交错、山水相映的校园环境里,学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放飞美的心灵。我们校园虽然不大,但各种花草树木构成了一道独特的校园风景线。教室寝室窗外令人沉醉的绿意,不仅能给人以美的陶冶,也能给人以智慧的启迪,以及由此感受到的无穷的希望和力量。

校园环境不仅包括自然环境,还应当包括师生创造的人文环境。一帧帧醒目的优秀学生照片、一篇篇精心挑选的佳作都可以融入校园环境的建设。尤其当校园环境浸透着每个师生的汗水,凝聚了每个师生的智慧,就更能激发每颗心灵的自豪感和对学校的热爱之情。一个净化了的环境,会使人的心灵美化,并激起一种奋发向上的自尊自爱的意识。所以,一个和谐的校园首先应该拥有优美和谐的环境。

学校还必须有一个和谐的精神环境,具有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在校园中,教职工之间互相信任宽容,团结协作,他们互相学习,互相鼓励。教师与校领导之间交流畅通,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全校上下构成一种和谐、宽松的人际关系,这样有利于各种工作的有效实施。学校一定要建造这种独特的校园精神,它是工作之骨,动力之源。

关注师生和谐。爱与责任是校园师生和谐的基础,师生和谐为校园和谐提供保证。要使师生和谐,教师要实现观念的转变,变注重知识为关注学生、关爱学生,把爱与责任两副担子深深放在心上。师爱生,生爱师,师与生在思想上共同进步,师生关系才会共同迈向和谐。

师生和谐就要创建和谐课堂,教师必须具有厚实的底蕴和充溢的底气:先进的教学理念,丰富的教学经验,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结构,旺盛的创造力和敏锐的洞察力(这其中相当重要的部分是教学的实践性知识)。为此,教师要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加强理论学习,多听较高级别的观摩课,从中汲取有益的营养;多做教学反思,将教与思相结合,提高自己的教学品位;进行课堂研究,提高课堂效率,利用好课堂主阵地;开发校本课程,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而学校应为提升教师素质提供良好平台,例如,组织教师培训,让教师参加学历进修,邀请专家做讲座等。

总之,和谐教育需要教育的和谐,教育的和谐要通过校园的和谐、领导班子和谐、教师和谐,师生和谐,课堂和谐、家校和谐来体现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