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素质教育 追求自身发展 共建和谐校园
高三 戈子川
思考一:素质教育、教师发展、和谐校园三者之间,和谐是核心,是最终目的和最高境界。素质教育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积极进取,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最终达到人的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和谐。
思考二:“和而不同”道出了和谐的最高境界。孙校长在会上提到和谐时对和谐作了阐述:和而不同。 “和”者,和睦也,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合也,有顺和、协调、无抵触、无冲突之意,和谐校园是和衷共济、内和外顺。但和谐不是大一统,有了不同,才有了活力。
进入十九中,我时时感到孙校长和其他领导对我的关心和激励,对我的宽容和理解,接纳,是我在十九众生了根,得到了迅速的成长和发展,体现了尊严和价值,是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我想这得益于孙校长的关于“创建和谐校园”的前瞻性的实施和“和而不同”的思想。
思考三:构建和谐校园必须优化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教育工作中,教师之间虽有一定的分工,但这种分工与其它工作中的分工有区别 ,所有分工都统一在育人这个总目标中,在教育、管理学生的过程中,特别需要相互配合、协调。因此,作为教研组长、高三理综组长,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促进教师发展、和谐教研组工作。
思考四、构建和谐校园必须优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学校关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它是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重要手段,是“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渠道。形成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和谐教育的前提。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起以民主、平等、和谐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应该是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和学生要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这就意味着教师与学生角色的双重转变: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还意味着师生关系向着师生平等,互相合作,彼此尊重,民主教学方面发展。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要是能注意做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平等地对待学生,就能建立一种互相信任、和谐共处的良好师生关系,教师是这种关系中矛盾的主要方面,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通过教师自身的努力才能得以实现。教师要优化自己的情感,以健康的情感去感染、教育、鞭策和激励学生,与学生平等、友好地相处。
思考五:教师发展的最主要渠道是教师不断学习,最关键的是提升我们的思想和理念。我会不断的读书,认真领会学校会议精神,研究身边优秀教师的做法,是自己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