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郑州市第十九高级中学网站

  • 校园精神:仰望星空 崇尚实干
  • 理念:发展教育
  • 校训:诚毅朴雅
  • 培养目标:健康 健美 健全 高雅 高贵 高尚
工会活动

关于“素质教育 教师发展 和谐校园”的学习思考 余昆仑

发布日期:2008-02-22

 

和则共生,谐谱共鸣

——有感于“素质教育、教师发展和和谐校园”

高三  余昆仑

素质教育、教师发展和和谐校园,三者间有着内在的联系。素质教育的实施,离不开教师的发展,教师发展正是为了进行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而一所中学校园,也只有教师和学生都得到发展与成长,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才称得上真正的和谐校园。

我们郑州十九中较早得提出了“校园里的一切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的口号,其实就已经涉及到了两个方面: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发展。那么,怎样促进他们的各自发展,而又并行不悖呢?

在校园里,学生是最有活力的群体,他们的成长发展决定着整个学校的活力。在现今形势下,提倡素质教育,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真正提高他们的素质,才是大势所趋。而他们的素质发展道路,主要是通过教师来引导的。作为教师,教书和育人是两大任务。我们要一改过去那种只重教书只重分数的局面,而要突出育人的一面来。重视学生的品德、情商等方面的培育,切实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而教师的发展又决定着素质教育的后劲。只有教师得到良好的发展,才有较强的后劲去推动此项工程。当今的“校本教研”是个很好的阵地,有利于根据本校的实际来组织工作。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培训工作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同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锻炼,也是教师发展最直接最重要的方式,也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手段。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学会等待。学会等待,意味着教师能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意味着能够用从容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学会了等待,我不再以焦急的心态对待暂时发展缓慢的学生,不再暂时的不满意面前灰心丧气。另外,分享是双向的沟通、彼此的给予、共同的拥有。教育的过程其实也就是教师和学生一道共同分享人类千百年来创造的精神财富的过程,分享师生各自的生活经验和价值观的过程。所以我们要学会分享,与学生一起分享知识,分享快乐,分享情谊,分享智慧。同时,我们要学会宽容,因为宽容孩子的特性,我会看到更多不同的笑容,学会宽容会欣赏到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壮观。

“教师本人必须学会选择,学会选择教育的内容、选择教育的内容、选择教育的实际、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这就要求教师有非常丰富的积累,有高度的判断力和鉴赏力,如此才有不俗的选择能力。”选择能力在当今条件下显得有为重要,面对我们的学生,要认真考虑他们的实际情况,实际接受能力,。我们应以他们的接受知识多寡来衡量一堂课的成败,也应该以充分考虑学情为执教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当然,我们还要在此基础上学会合作与创新,切实达到教师的健康快速发展。

如此,才能打造和谐校园的核心竞争力。因为和谐校园除包括自然环境和包括师生创造的人文环境外,还应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的校园,才能称得上是和谐的校园。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是师生关系融洽的前提。有人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教师只有真诚地爱着学生,真切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学生才能在和谐的校园里健康成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有人把教师比作学生的第一盏灯,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所以教师自身应该做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身为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彼此用心营造一种充满真情与关爱的氛围。

和谐的校园,还应有千姿百态、意蕴丰赡的校园文化。没有丰富的校园文化,学生的精神世界就是空虚的,毫无生气的。学生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学生不是学习的机器,考试成绩不应成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新课程标准提倡多元化评价,我们就应该看到每个学生的长处,让学生的个性如春天的枝叶一样无拘无束地伸展。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我们十九中处处为学生创造展现个性和特长的舞台。而这一切都是由教师作为点燃之火的,所以,教师发展才能更好得促进素质教育,进而共同打造和谐校园。

总之,校园里只有师生都得到良好发展,才能达到真正的和谐校园。和则共生,谐谱共鸣。愿我们切实推行素质教育,努力促进教师发展,共同建设和谐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