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郑州市第十九高级中学网站

  • 校园精神:仰望星空 崇尚实干
  • 理念:发展教育
  • 校训:诚毅朴雅
  • 培养目标:健康 健美 健全 高雅 高贵 高尚
工会活动

关于“素质教育 教师发展 和谐校园”的学习思考 张淑敏

发布日期:2008-02-20

 

素质教育  教师发展  和谐校园

教务处  张淑敏

素质教育是指通过切实有效的途径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素质,即思想品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劳动技能四个方面的素质。换一句话说,素质教育是以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是要通过努力使学生学得“自由”,学得“主动”,促进他们主动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以保证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也不容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俄国教育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要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因此,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首先提高素质。

教师发展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本。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的责任更加重大了,师德要求更加规范了,教书育人的标准更高了。但是不可否认,目前教师队伍中存在少数人思想政治水平不高,道德品质存在缺陷,业务能力不强,治学不严谨等问题。这些现象严重损害了教师和学校的形象,给教育事业带来了不良影响。加强师德建设,是改进教风带动学风的迫切需要。教师的教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风。

和谐校园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以人为本作为教育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内核,贯穿在教育的方方面面。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办学以人才为本,教师是主体;二是学校教育以学生为本,学生是主体。以人为本,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激励人、教育人、保护人,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就是建立师生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

 校园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属性及内在要求,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谐校园主要是指以和谐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一种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以学生、教师、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和谐校园体现了学校发展的价值取向,追求个人、知识、社会的和谐发展将成为21世纪教育理念的价值取向。一所学校的发展应该是软实力与硬实力共同提升,尤其是软实力。软实力指的是学校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向心力,构建和谐校园,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这个氛围中去思考、理解、感悟,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己,这种和谐使学校在其内在凝聚力、对外吸引力和向心力等各方面都能够得到发展

素质教育包括四个方面"身体素质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文化素质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心理素质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社会性素质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这四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人作为自然人和社会人的整体而存在和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