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成长三要素
高三 张晨昕
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许多优秀教师不仅有高尚的人格情操、高雅的审美情趣,更因他具备广博的知识而且善于运用巧妙的方法去传达给学生,因而获得学生的爱戴和折服。所以,一个教师不能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只收获一把年纪和满腹牢骚,更应该在新时期、新课标要求下,自觉的养成学习的习惯,多读书、多吸收、多参加各种教师培训以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时代需求。新型教师不仅要读好本专业的书,把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搞扎实,作为教师,我们又肩负着育人的重要职责,书要教好,这是最基本的,育人的任务也不可偏废。所以要求教师在读好本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尽量多读关于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书,了解教育教学最新信息,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把握教育的前沿动态用来指导自己的实际教学。
其二,教师的成长与学生息息相关,“教学相长”的古训流传至今,一个教师是否优秀,不能仅靠上级领导的评定,关键还要通过学生这面镜子来反射。如果一个老师不了解学生,不研究学生心理,不知道学生的需求,那么,他很难做到有针对性的教育,更不要奢谈因材施教。所以,一个走向成熟的教师,是善于放下身架,蹲下身子,以平视的姿态诚恳的接近学生,了解学生,接纳学生的,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生的陪伴和合作,这对于初登教坛的新教师来说,更应该把这当作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来信奉和践行。
其三,教师必须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古语云:“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为人师表,必须一日三省其身,正人必先正己,古代“身教胜于言教”也是这个道理。教师这个职业,对教师个人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今时代,教师面临的社会压力巨大,工作的重复、繁琐使不少教师患上了不同程度的心理疾患,职业倦怠现象也在不少教师身上有所体现。但是,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站在了三尺讲台上,我们就必须认真对待这份工作,尽到做教师的职责,要有“在其位,谋其政,成其事”的精神。实施自我调整,摆脱职业倦怠,如果每个教师把教书育人当作自己终生为之奋斗的人生理想,超越现实与功利,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那么将是学生之福!教师自身之福!国家社稷之福!所以,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对自身专业的关注,对学生的深入了解,对自身道德的提升,有了这三方面的不断追求,那么,我们教育界,必将涌现出更多的先进型教师,为我国的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