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郑州市第十九高级中学网站

  • 校园精神:仰望星空 崇尚实干
  • 理念:发展教育
  • 校训:诚毅朴雅
  • 培养目标:健康 健美 健全 高雅 高贵 高尚
工会活动

首届教师读书报告会--和学生一起成长(冯超强)

发布日期:2007-03-27

和学生一起成长

                           ——读《爱的教育》随想

冯超强

 

刚参加工作有些日子挥之不去,迷茫时,我不时询问何处是新的人生坐标?总是想起也无法忘记,那在大学校园里“泡图书馆”的美好时光,早上起来带上几个热腾腾的包子,灌上一杯开水,骑上那辆随我四年的破车,走进图书馆,就这样一天时间悄然而逝,当图书馆的阿姨催促着要闭馆熄灯时才发现晚上九点五十又如期而至,也就是在那里,我读了余华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懂得了人活着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也曾与刘勰的《文心雕龙》一起品评古人的得与失,那是一次次的精神洗礼,是青年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情。

终于走上了心慕已久的讲台,庆幸自己可以终身与书同行,并且可以与学生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十月份,当再次拿起由意大利著名作家亚米契斯写的《爱的教育》的时候,我的眼前一亮,一种从未有过的欣喜油然而生,那种无私、执着的爱、纯真的爱时刻感动着我和我的学生。

现代语文教育的奠基者夏沔尊先生在序言中写道“这本书给我以卢梭的《爱弥尔》、裴斯泰洛齐的《醉人之妻》以上的感动。我在翻译或随便阅读时,不觉眼睛湿润。这不是悲哀的眼泪,乃是惭愧和感激的泪水。”我想这本书能使夏老汗颜,那么肯定有许多地方值得我这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认真揣摩。

学生们边读边把自己的感受认真地记了下来,有的同学说“以前的忘记没有关系,从现在记起,记起身边的同学、老师、学校,他们才是最重要的。千万不要等到分别的那一天才去后悔自己没有珍惜拥有”;有同学在读了《梦想的价值》那一篇后立下了“梦不圆,誓不休”的誓言。他们纷纷表示要像朱利亚那样懂事,像玛尔可一样执着。

当学生们被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吸引的时候,我试着解读那文字背后的教师形象。佩波尼一位单身教师,他对学生说:“我没有家人,你们就是我的家人,我不愿责罚你们,也请你们把真心交给我。”

忙碌的玛利安娜老师病了很久,她总舍不得离开学生,直到快要和学生永诀了,向学生提出最后的赠言,并一一和他们吻别,哭着离开了人世。他们的敬业、责任与无私奉献时刻打动着我,我想只有像戴尔卡蒂、玛利安娜老师那样用“爱”感动学生,方能成为像克洛西谛一样让学生感动的老师,也许我能做到,也许是我永远的追求。

    读这本书犹如欣赏“清水出芙蓉”的美景,往往在不经意间使人受到感染,例如:当小泥瓦匠将身上的灰垢掉到餐桌上时,父亲不允许恩利科擦拭,父亲说:“第一他不是故意的;第二劳动本身并不脏,劳动是光荣的,他衣服上的痕迹是劳动的标记。”当恩利科在马路上不小心撞到人时,父亲教育他在大街上走路要守规矩,尽义务,一个民族的教育程度首先可以从他们在街上的举止看出来;看到这些细节时,我不禁讶然一惊,这 “润物无声”的教育不正是我们苦苦追寻的吗?正所谓“处处留心皆示范,点点滴滴为育人。”

和学生一起读书,读出的是学生,看到的是自己。那扣人心弦的情节牵动着我们彼此。最后让我用一句歌词结束我的发言“因为爱所以爱,感情不必拿来慷慨,谁也不用给我一个美好时代,我要你现在。”(《因为爱所以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