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郑州市第十九高级中学网站

  • 校园精神:仰望星空 崇尚实干
  • 理念:发展教育
  • 校训:诚毅朴雅
  • 培养目标:健康 健美 健全 高雅 高贵 高尚
工会活动

关于组织参加“河南省2008年全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中‘中学信息技术与学科

发布日期:2008-05-05

 

关于组织参加“河南省2008年全省教育系

 

统教学技能竞赛中‘中学信息技术与学科

整合教学’项目活动实施细则”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工会、电化教育馆,教育局直属各学校:

 

    根据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教育工会委员会《关于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教学技能竞赛活动的通知》(豫教工〔20088号)文件要求:电教系统所设科目,由省教育厅电教馆负责组织实施,并制定竞赛细则。竞赛的优胜者由省、市电教馆向省、市竞赛办公室报名单统一表彰。为搞好此项工作,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推动我市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健康发展,现将郑州市组织参加“河南省2008年全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中‘中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项目活动实施细则”通知如下:

    一、组织领导

    1、“全省中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高中语文、初中数学”项目竞赛,是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师劳动技能竞赛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教育工会委员会《关于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教学技能竞赛活动的通知》(豫教工〔20088号)文件要求,该项目竞赛成立实施办公室(成员名单见附件1)负责具体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中学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竞赛实施办公室”设在河南省电化教育馆。

2、“中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竞赛实施办公室”将聘请有关专家组成竞赛评审组,对参赛教师的教学技能情况和师德等综合素质进行评审。郑州市该项目由郑州市教科文卫体工会工作委员会主管,郑州市教育局电化教育馆负责组织实施。

 二、竞赛内容和参赛范围

    1、基本概念:“中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在本次活动中是指: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融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学过程整体优化的课例。包括课堂教学实况录像和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多媒体课件。

    鼓励利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模式三”所提供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开展课堂教学的课例参赛。

    2、竞赛内容:中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

3、评审标准:参照《中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竞赛评审标准》(见附件6)执行。

4、本次竞赛的学科范围限定为:高中语文、初中数学两个学科。

    5、参赛人员为:郑州市各高中(含职专、职高)、初中的相关学科教师和电教部门、学校中从事电教教研工作的教师。

    三、竞赛方法和过程

    竞赛分为资格审查、专家评审、现场决赛三个阶段。

    1.资格审查:包括资格初审、作品安装、运行测试等。通过资格审查的作品将参加专家评审,并于200861530日期间在河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网址:http://www.hner.net)上公布进入到专家评审阶段的作品名单。

    2.专家评审:由中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竞赛实施办公室聘请的专家评审组,对通过资格审查的参赛作品进行评审。在综合评审的基础上,初步确定作品获奖等级和参加现场决赛的作品名单。

3.现场决赛:专家评审阶段拟推荐为一等奖的作品作者,于20087月中旬参加现场决赛,届时确定参赛作品的最终获奖名次及奖项。

现场决赛方式:(1)现场说课:时间10分钟,请事先准备好ppt等电子演示文稿;(2)作品介绍与答辩:时间10分钟,要求参赛作品作者演示、介绍自己的参赛作品,回答专家的现场提问。现场决赛缺席者将被视为自动放弃获奖资格。现场决赛期间,欢迎各级教育部门及相关报送单位组织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和有关人员,现场观摩决赛实况。有关通知另发,所需费用自理。

    最终竞赛结果于20088月份在河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网址:http://www.hner.net)上公布。

    四、表彰奖励

    1、每个竞赛项目设特等奖1名,一等奖20名,二等奖40名,三等奖若干名。获奖者由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教育工会委员会颁发荣誉证书(其中,特等奖获得者按有关规定的程序申报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一等奖获得者由省教育厅、省教育工会授予“河南省教学标兵”称号)。郑州市可参照省里文件精神对获得省级一等奖的教师授予市“五一劳动奖章”。

    2、凡参加省竞赛的教师竞赛成绩和考核成绩,均计入本人档案,作为今后晋级、评职、考核的重要依据。

    3、在本次活动中获得一等奖的整合课例,“中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竞赛实施办公室”将直接推荐参加全国第十二届教育软件大奖赛的评审。

    五、竞赛要求

    1、各省辖市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统一部署,制定切实可行的竞赛方案,认真抓好这项工作。

    2、坚持公开、公正、公平、择优的竞赛原则,对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者,对未经过层层选拔而直接申报者,一经发现,除收回荣誉称号外,还将追究领导者的责任。

    3、要做好宣传报道工作,注意发现典型,总结经验。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宣传阵地加大对教学能手、教学骨干、教学新秀的宣传力度,积极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

    4、参赛人员应敬业爱岗,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三年以上。

    六、注意事项

    各参赛单位在层层选拔后,按所分配名额(见附件2)向郑州市教育局电化教育馆报送材料。报送材料包括:综合材料:“竞赛组织单位信息表”(见附件41份;竞赛活动小结1份;“参赛人员清单”(见附件51份。

    各位参赛者应提供材料如下: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课教学设计方案一式2份;教学设计、教学流程等文档资料用B5纸打印;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课一节:报送的课应是根据教学设计所完成的课堂实录,需用双机位拍摄,不低于DV格式质量,主要教学环节应有字幕提示;以DVDVCD光盘形式报送,一式2份;(郑州市教育局电化教育馆可代为录制、提供技术支持,需512之前报名)。

    3、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多媒体课件一式2份;多媒体课件应该是作者原创或在其他资源素材的基础上作者根据教学设计方案组合编辑而成,单机版与网络版均可;音视频、动画等素材提倡采用常用文件格式,运行环境不低于Windows2000操作系统;以光盘形式报送,如非常用软件运

行或播放,请同时提供原软件。单机版作品应易于安装、运行和卸载,网络版作品要求用通用Web浏览器浏览。

    4、参赛者要提供“河南省2008年度教学技能竞赛申报审批表”(见附件3)一份;2000字左右的先进事迹材料1份;获得有关成果或荣誉称号的证书复印件各1份(推荐单位负责查验原件并在复印件上盖章)。

    以上材料均要求用B5纸打印,加盖公章,并附电子文档(Word格式,“参赛人员清单”为Excal格式)。凡申报材料缺项或不符合规定者不予接受、不得参评。材料报送截止日期为2008520,过期恕不受理。

 

    联系电话:037163845007

    联 系 人:张    朱垠果

    通信地址:郑州市南阳路314号,郑州市电化教育馆

    邮政编码:450053

 

附件:

 

    1.河南省2008年全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中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竞赛实施办公室”成员名单

    2.河南省2008年度中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竞赛名额分配表

    3.河南省2008年度教学技能竞赛申报审批表

    4.河南省2008年度中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竞赛组织单位信息表

    5.河南省2008年度中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竞赛活动参赛人员与参赛作品清单

    6.河南省中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竞赛评审标准

 

 郑州市教科文卫体工会工作委员会

郑州市教育局电化教育馆

 

                        〇〇八年四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