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郑州市第十九高级中学网站

  • 校园精神:仰望星空 崇尚实干
  • 理念:发展教育
  • 校训:诚毅朴雅
  • 培养目标:健康 健美 健全 高雅 高贵 高尚
工会活动

“初中发展愿景大讨论”讲演活动发言---王新阳

发布日期:2008-10-22

 

我心中的十九中

王新阳

我校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2008年秋季学期,陇海校区基本完成各项建设工程,高中本部胜利移师,我校正式拥有两个相对独立的校区。如此以来,初高中时间安排不一致导致的互相干扰得到彻底解决;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正式被区隔到两片独立的区域,有效简化了管理的复杂程度和压力;随着校园面积的拓展,校园内人均使用空间有效增加,减轻了师生的心理压迫感,也为以后的规模扩大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此机遇一。

2008年秋季学期,我校初高中正式实行相对独立的平行管理,进一步明确了相关人员的分工、职责与权利,此机遇二。

2008年秋季学期,我校再次喜获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奖牌。近几年来,在孙校长的领导下,我校的发展蒸蒸日上,学校的成绩有目共睹,在郑州市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学校“很精致、是品牌”的形象已深入人心,此机遇三。

然而,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校初中部今年并未拿到教育教学校先进单位的奖牌;教育局将我校与24678、外国语、郑州中学纳入了同一组进行考核,这既是对我校这几年的成绩的肯定,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大的竞争压力,此挑战一。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驶上慢车道与中国CPI的高企,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日渐缓慢,城市化的进程放缓了脚步,加上独生子女政策显现威力,我校初中部生源数量很难持续增长,从长期看,还有减少的趋势,此挑战二。

近年来一些初中名校依托自身品牌优势,纷纷建起了分校,部分学校还设立的变相的重点班,使得部分本应分配到我校的优秀学生流失,此挑战三。

教育行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随着国际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党和政府对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视,增大了教育经费投入,实施了义务教育全免费,高等教育也从精英教育走向普及。与此同时,社会对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改革与教育创新势在必行。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的既定战略目标,与此相适应,初高中新课改渐次推开,以人为本、素质教育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顺应时代要求是每个教师的必然选择。高考改革方案近几年内必将出台,指挥棒的方向已经改变,再死抱着应试教育、填鸭式教学、耗时间等老黄历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未来的教育应该专业化,教师应该成长为具有专业能力的教育专家;未来的教育应该精细化,要降低每个教师对应的学生人数,使师生之间的交往更加密切,互相之间更加熟悉,以便因材施教;未来的教育应该多元化,每个人的智能都是多元的,相对应的教育内容也应丰富多彩。

教育是人格对人格的塑造,是心灵对心灵的唤醒,使生命对生命的托举。我们要完成的是义务教育,是为孩子们今后的人生奠基,是要为社会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要实现这些目标,必须要有一支可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

我的看法与建议

铺路搭桥,帮助青年教师成长。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一所学校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和根基。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老教师的精力和体力日益下降,总有一天要退出教坛,安享天年;一代一代的新任教师要踏上讲台,他们能否快速适应这一职业,成长为教育领域的专家,就决定了这所学校的将来。学校应为青年教师安排指导教师,帮其尽快成长;利用各种机会让青年教师走出去,开阔眼界;将成长较快的青年教师推向前台,多加宣传,创建十九中教师队伍的品牌形象。

互助合作,扎实推进校本教研,以研究促进教师发展。竞争固然是促进发展的一个办法,合作也会发挥出团结的力量,激发教师的归属感与工作激情。学校应引导各个年级进行团队建设,缓解教师的竞争压力,让他们体会到自己是处于一个和谐互助的集体,让他们感到将自己的经验、心得与他人分享是快乐的、安全的,这样,他们才能敞开心扉毫无保留的与他人交流,从而推进校本教研扎实开展。

关心支持,促进教师持续发展。教师也是普通人,他们背后是一个家庭,也有柴米油盐苦辣酸甜。当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关心、帮助、支持、鼓励,帮他们渡过难关。

分类教学,形成教育特色品牌。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兴趣、特长、爱好也各不相同,传统粗放式标准化培养模式已难以满足今后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每对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学有所成,学校的职责就是根据这个孩子的特点,提供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使每个孩子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步、提高。我们可以尝试对所有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依据其智能方向、性格特长、自己的愿望等,成立各种学生社团,让学生在课余时间真正去学自己想学的知识、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如此一来,我们学校就不是只对某一层次的学生有吸引力,而是本地所适龄学生都梦想进入的学习殿堂,学校的发展也就顺理成章。

我们的学科

政治学科全是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与教学艺术尚欠火候;但我们有激情、有朝气、敢负责、能担当,我相信自古英雄出少年。我们会相互扶助,扎实开展学科教研,以研究和学习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我们研究的时政播报进课堂模式已成为一个品牌,深受教研室好评,也深受学生欢迎。今后,我们会加强学科教学模式的研究,努力提高课堂效率,加强学科资源库建设,加强听课、评课,加强对新人教师的指导,努力让政治学科重现邢秋枝老师和张秀琴老师时代的辉煌。

个人浅见,不当之处,请各位同仁多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