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突击
余昆仑
总会有一种激情让我们热血彭湃,总会有一种感动让我们斗志昂扬。而在这种激情与感动背后,往往是最深沉的思考。
——题记
有一部故事,催人泪下;有一个人,平凡而伟大;有一句话,朴实无华;有六个字,催人奋发;有一首歌,荡气回肠。没有儿女情长,没有缠缠绵绵,有的只是铮铮铁骨,兄弟情深。它,《士兵突击》,带给你的不仅仅是这些,它还有更多的东西等待我们去思索。
关于这部作品,感慨万千,想说的太多。也许,这不仅仅是一部作品。一个个鲜活真实有血有肉的军人带给我们的, 不仅仅是欢笑,是感动,是泪水,是震撼,更多的是反思和启迪,是激励和教育;那些关于成长,关于友情,关于信念,关于坚持,关于承诺,关于人生,关于梦想,关于挫折,关于太多太多…… 为这日渐冰冷、浮躁的社会,注入了一股清泉,击中了我们心中最柔软的部分,让我们找回了做人的最初,让许许多多的人受到激励,从迷茫中找到方向,在混沌中找到目标。
最让我心灵震撼的一个人就是许三多。金戈铁马,斗志男儿,士兵的精神世界丰富和冷峻;一个有着性格缺点的普通农村孩子,单纯而执着,在军人的世界里跌打滚爬。因为他的笨,让全班人受累;因为他的认真,让全连队为之感动;因为他的执着,让全营战士为之骄傲。善良的怜悯,并未使他忘记军人的职责……他在种种困厄和磨难中百炼成钢。他就是许三多。一个"傻"得可爱的人,他说出的话有时让我们觉得可笑,但若仔细想想,那些话虽然简单,但发人深思,极富哲理。尤其是那句“什么叫有意义? 有意义就是好好活着。 那什么叫好好活着? 好好活着就是做很多很多有意义的事!”说得质朴无华,但也为我们指引着生活的方向。他似乎是少一根筋,其实却是比别人多一份执着多一份真诚,虽然他不善言辞,却默默地用自己的方式感染着、感动着周围的每一个人。
许三多是个很普通的人,但同时,他又是一个单纯的人,耐得住寂寞,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所以他一步一步完成了自己的目标。可以想象得出,在红三连五班驻守时,黄沙漫漫中是他独自一人修路的身影。那个身影看似孤独无助,实则坚强执着,他明确自己该做什么,丝毫不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我非常羡慕这样的单纯。许三多虽然看上去软弱,虽然看上去脑筋不那么灵活,但他心里却是倔强而坚强的。所以,他当兵后才自己修成了一条数代前辈都没能修成的路,才在那个偏居一隅、被别人遗忘在角落的五班中不急不躁地以一个兵的本色与本份感染了不同性格的一群人,他才在有机会进入钢七连后从一个人见人烦的“后进兵”一步一步、步幅虽小却十分扎实有力地把自己煅炼成一个“训练尖子”,他才会在钢七连解散后只剩下他一个兵的时刻仍然坚守一个兵的现职,照样出操,照样值日值勤,甚至自己一个人代表一个连高唱饭前一支歌!他没有在艰苦面前低头过,没有在孤独面前退缩过,没有在强敌面前胆怯过。他只有一根筋,那就是“做有意义的事”;他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好好活”。这两点,就决定了这个稍显卑微的男人,没有做不好的事,没有做不到的事。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傻子”被锤炼成一个“堂堂正正”的兵,而他所坚守的一个朴实“真理”,就是“有意义,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我想,这样得做人,也不会难到哪里去,也不是我们可望而不可及的壮举!扪心自问,许三多的很多事,以至我们身边的很多事,不也值得我们去“突击”一回吗?行动吧,从明天起,做有意义的事,做一个有意义的人!
最让我感动的一个人就是班长史今。班长史今,一个有情有意的好班长,真正的好班长,可爱得像哥哥,可敬得像父亲,他一诺千金一言九鼎,他宽容,他体贴,他无私,他温柔,他坚持,他让人心疼,他,让我哭了几次。仅仅因为一句简单的承诺:"我会把他带成堂堂正正的兵!"他付出了太多,甚至倾其所有。他给了三多希望,让三多成长,找到人生的意义。
史班长当初并没有看上许三多, 他是看许三多被老爹打得心疼, 打得窝囊, 为了不让他老爹以后再叫他"龟儿子", 才决定把许三多带入部队。他当时可能并没有意识到, 这个决定已经在无意识中开始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是史班长收下了他,给了他人生转折的第一个机会。史班长牺牲了皮肉, 换来了许三多第一次真正的觉醒。那晚砸履带,由于从未做过这样的事, 许三多没有操作好, 把史班长的手给砸了。许三多因此更加责怪自己, 也更加认为自己必定无法站起来, 躲起来不敢见人。但是, 好在史班长, 忍着心灵和肉体的创伤, 大骂了许三多一顿, 激励他继续砸, 他说: 不要再让你爹叫你"龟儿子".。正是这句话, 点醒了许三多, 他想起了自己二十多年来走过的路, 一路的窝囊, 一路的忍耐. 他终于鼓起勇气再次砸下去, 一次, 两次, 随着一次次的准确落点, 许三多也慢慢找准了自己的路。后来在三多屡次遇到挫折的时候,是史班长一次一次无私地帮助了他,让懵懂的他成长为部队的尖子兵。可以说,没有史班长就没有许三多的成就。
由此,我想到了很多很多。我的手下也有很多“兵”,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不一样,生活经历不一样,个性特点不一样,发展速度也不一样。正因为如此,有的学生在学习中暂时遇到了一些困难。作为老师来讲,此时不得不面临着一个选择,是放弃还是帮助呢?是帮助还是尽力帮助呢?我想,这部作品已经给了我最好的启示——史今是我的榜样,我想做像史今
最让我牢记的一句话是钢七连的精神——不抛弃,不放弃。这个理念已经深入到了许三多的内心世界,所以他才会那样倔强那样坚持。不抛弃,就是不抛弃战友,不抛弃信念,不抛弃自己的目标和理想。扪心自问,很多时候,我们是不是也放弃过,抛弃过呢?看了许三多的表现后,我突然醒悟,放弃和抛弃目标和理想的同时,它们也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给抛弃了。对自己的理想如此,对自己的学生也是如此,不放弃不抛弃每一个学生,哪怕是有困难的学生!。不放弃,才有希望;不抛弃,才有责任。这六个字,应该伴随着我们教师的教育工作,也应该成为所有有理想的人所追求的精神状态。也许这就是《士兵突击》的意义吧!
最催我奋发的是钢七连那首无曲的连歌。钢七连的骄傲是军人中最神圣的一种,因为在它五十一年连史中,经历上百次战役,无数英烈战死沙场!抗美援朝时钢七连几乎全连阵亡被取消番号,被全连人掩护的三名列兵却九死一生地归来。他们带回一百零七名烈士的遗愿,在这三个平均年龄十七岁的年轻人身上重建钢七连!从此后钢七连就永远和他们的烈士活在一起了!
最早会唱这首连歌的人已经在一次阵地战中全部阵亡,后人从血与火中间只找到歌词的手抄本。如今朗诵这首连歌,依然让人心中激昂彭湃,思绪翻腾久久不能平息。 正值我们高三备战高考之时,也正是我们突击之时。我们高三人也正在坚持,在坚守,正在用坚韧的意志和顽强的斗志,去搏取高考的最后胜利!此时此刻,我想把这首钢七连的连歌献给我和我的战友们,让我们扬起斗志,战出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