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什么
王帆
回忆是在男孩的哭泣声中铺叙开来的,他叫德永昭广。这既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也是一部饱含哲理的人情小说。佐贺这个名字,让人一直在怀疑小小的九州岛上是否存在这样一个桃花源似的地标。当然,这主要起因于那个来自佐贺的超级阿嬷。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这本书的名字就叫做《佐贺的超级阿嬷》,是前不久李主任推荐给我的,看过之后,心里的感触很多,书的作者是日本作家岛田洋七。书里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了自己童年时寄居在外婆(阿嬷)家的生活,其中“阿嬷”的形象更是有趣,而且带给人力量和智慧。
关于成长,书中男孩昭广有着不寻常的经历。广岛原子弹爆炸后,昭广的父亲受核辐射死去,因为无力抚养,母亲只好将年仅八岁的昭广寄养在佐贺乡下的外婆家。从广岛到佐贺,昭广从来没有放弃过叛逃的想法。妈妈始终是他的精神支柱,铁路永远会让他产生无限的向往。广岛向左,现实向右。青春从来少不了挣扎。他不知道他为什么会被带来佐贺;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阿嬷;为什么这个阿嬷要捡一些没用的废铜烂铁;为什么他们要从河里拾别人不要的蔬菜;为什么他们总是要买碎掉的豆腐;为什么每年运动会的时候其他同学的妈妈都会过来加油,而只有他没有。
昭广问他的阿嬷:“我们家为什么总是那么穷?”阿嬷的回答理直气壮:“富人有富人的烦恼,而穷人却分两种,消沉的穷人和开朗的穷人,我们就要成为那种开朗的穷人,所以享受贫穷吧!”没错,在我们看来这也许是一种消极的生活态度,但仔细想想它似乎并没有哪里不对。
人的一生都要怀抱梦想,即使梦想无法成真,但是活下去这件事本身已足够美好。如果我们问那些经历了重大变故的人当初是怎么活过来的,他们往往会告诉你——就是这么活过来的啊。因为原子弹轰炸而失去丈夫的妈妈,42岁开始守寡,还有独自养活了7个孩子的阿嬷都是这么活过来的,所以昭广必须知道离开妈妈该怎么活过来,他的哭,他的笑,他的等待,他的奔跑,都是为了寻找到这个答案。
昭广来到佐贺的第一天,阿嬷就让这个8岁的小男孩独自的煮饭,好象他天生就应该学会似的,所以小昭广也就学会了。昭广的成绩一开始并不好,有好几科只有1分、2分,昭广难为情,外婆却说:“不要紧,不要紧,这些加起来就有5分了。”昭广很意外,说:“啊?成绩也可以加起来吗?”得到的回答是这样的“人生就是总和力!”本来,一个寄养在贫穷外婆家的小男孩,也许会在成长的历程中留下阴影,可是,在昭广的心中,洒下的却都是阳光!
人可以捡到东西,但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舍弃的,当然,这些东西里面也包括爱。书里面为我们构造了一个充满氧气的桃花源,因为那里有足够的宽容。昭广买不到碎掉的豆腐,卖豆腐的大叔就故意在豆腐上戳一个洞半价卖给他;写作文“我的爸爸”,没有父亲的昭广战战兢兢地打开批好的文章,上面除了他写的“我不知道”,还有一个鲜红的100分;运动会的时候,所有的老师都假装肚子痛要拿自己丰盛的便当跟孤独的昭广交换午餐——要做得不让人觉得难堪,那才是真正的体贴,阿嬷也是这么说的。
在昭广的眼中,佐贺最美的风景是铁路,以及火车开过长长的瞬间,因为沿着火车的方向,那里有他的广岛,他的妈妈,他的家。当然,佐贺也是美的,昭广在毕业马拉松比赛里跑过的每一条街道每一寸土地都凝刻着他成长的脚印,佐贺和昭广,那是一幅无比和谐的水彩画。沿着马拉松终点的方向,有妈妈在为他欢呼,有老师在陪他哭泣,还有那个教会他吃苦、跑步、享受贫穷的阿嬷,始终在默默地期盼他第一个冲过终点线,哪怕下一秒钟就是离别。
到现在,我还记得阿嬷的许多话,也许这就是幸福:
人到死都要怀抱梦想!没实现也没关系,毕竟只是梦想嘛。
游泳不是靠泳裤,靠的是实力!
时钟反着走,人们会觉得钟坏了要扔掉。人也不要老回顾过去,要一直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