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小记者郑州十九中高一(3)班赵莹
最近,网络、媒体上广泛报道了“杨丽娟疯狂追星逼父自杀”和“一个15岁女孩因购买头花不成当街打自己母亲两耳光”的事件。这两则新闻都反映了不适当的教育观念和行为带来的恶果。郑州十九中政教处在上周末组织全体师生和家长参与到这两则新闻的大讨论中来。在本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学校利用国旗下演讲的机会发出倡议,掀起了正确对待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的教育热潮。
“我们是有着几千年传统美德的民族,但现在的情况却不容乐观,这是孩子的过错,还是家长的失误呢?作为一名中学生,当我看到这两则新闻时心里很难过,父母多年的养育之恩难道换回的仅仅是这些吗?”一名高二女生在调查表中这样写着。是啊,父母养育我们长大成人,给予了我们太多的爱与关怀,对于父母的爱,我们虽无法涌泉相报,但至少,我们应该理解他们、孝敬他们,带着一颗感恩的心报答他们。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美德应该在我们这里发扬光大,而不是泯灭!
“通过这两个事件,我感触颇深。孩子对于每个家庭来说都是宝贝,但如何教育孩子,正确引导孩子,如何让孩子在健康快乐的氛围中成长,是做家长必须深思的。爱孩子但不溺爱孩子,要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和是非观,这样孩子将来走入社会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一位家长在调查表中这样发表了自己的感慨。确实,面对现在这个充满诱惑的花花世界,孩子们经常会无所适从,这些光靠老师的引导是不够的,父母们才是最重要的教育角色,父母的言行往往会对孩子的品德、性格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全家人捧着、宠着,吃不得一点苦,受不了一点委屈,而很多家长也对孩子有求必应。但是家长们必须想明白,溺爱孩子的时候也要理性地问一问自己,这是“爱”还是“害”!
想必许多同学和家长读到了这两篇新闻,并且也深有感触。那就让它们成为我们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的一面镜子,提醒我们不断反思、不断努力,在父母与子女之间创造科学、健康、理性、正确的爱的关系,给爱留一点理性的空间,让爱因空间而完整,因理性而充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