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郑州市第十九高级中学网站

  • 校园精神:仰望星空 崇尚实干
  • 理念:发展教育
  • 校训:诚毅朴雅
  • 培养目标:健康 健美 健全 高雅 高贵 高尚
团学活动

20071019读书报告会演讲稿--七五班 吴天元

发布日期:2007-11-19

 

 

走近经典  感悟人生

 

七五班  吴天元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论语》中一段妇孺皆知的话。看到这段话,脑海里又浮现出了以前每天诵读《论语》的记忆!记得那时,日复一日地对着毫不理解的之乎者也,很多时候显得枯燥无味,但有时也会读得兴致昂然!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论语》有了初步的理解,但还是隐隐约约,有些茫然。

    随着『于丹《论语》心得』这本书的出现,揭开了《论语》神秘的面纱,让我逐渐感受到了《论语》的魅力。熟悉的语言从于丹老师充满文采的嘴里吐露出来的不仅仅是《论语》的真谛,更多的是做人、做事的道理,于丹老师,她以白话诠释经典,又以经典诠释智慧,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读了《于丹〈论语〉心得》这本书,让我对朋友又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孔子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社会环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从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其实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朋友也如此,从身边朋友的身上也可以直接地反映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好的朋友如一本好书,他可以打开你的整个世界,让你接触到外面的精彩。而那些恶朋佞友会给你带来许多麻烦,甚至引你走向邪路!

    于丹老师曾在书中写道,孔子认为,人的志向并不是越高远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内心定力与信念。看了这句话,我明白了,其实,一个人要想实现理想,就要只管耕耘,不问收获,这样,才能让人生活得更精彩、更充实!

    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代表,那么庄子就是道家的化身,『于丹《庄子》心得』这本书让我领略了《庄子》的逍遥,《庄子》的豪迈,《庄子》的超凡脱俗。读『于丹《庄子》心得』,对其中一段话感触很深:百花齐放的花园中,各种花朵争奇斗艳,俏丽多姿,而对于一头牛来说,这些只不过是它的饲料而已。因为牛所关心的只是有用与无用,能吃与不能吃的问题。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现在的人们对这句话似乎已很陌生了。其实人们整天匆匆忙忙地奔波劳碌,眼睛里只有一点蝇头小利,有时与这段话中的牛又什么区别呢?

   『于丹《论语》心得』和『于丹《庄子》心得』这两部书将伴我经历成长的艰辛,伴我经历成长的风雨,更将和我一起看到那风雨后美丽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