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19中历史社指导教师谢艳国协调此次活动
郑州19中朱玉国副校长致欢迎词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魏兴涛研究员开篇讲话
河南省公众考古教室在郑州19中揭牌
周立刚博士作《走进两千年前的古墓》报告
周立刚教授生动的讲授奇妙的汉代古墓
周立刚教授生动的讲授奇妙的汉代古墓
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台下老师也被深深吸引
同学们向博士提出自己的问题
同学们向博士提出自己的问题
报告结束之后同学们仍饶有兴趣的询问有关历史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普及考古知识,传承民族文化,提升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历史素养,2017年5月11日下午,郑州市第十九中学举办了主题为“遇见考古之走进两千多年前的古墓”的考古文化讲座和“郑州市第十九中学公众考古教室”揭牌仪式。本次活动由郑州市第十九中学纵横捭阖历史社承办,邀请了来自河南省科学技术史学会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专家学者,全校师生代表共400余人参加了活动。
活动开始,纵横捭阖历史社的指导教师谢艳国老师首先隆重介绍了来该校授课的专家,他们分别是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魏兴涛研究员、河南省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秘书长蓝万里博士、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科技考古室周立刚博士、河南省文物研究院郭洋老师。郑州市第十九中学朱玉国副校长和魏兴涛副院长分别对本次活动致辞并对“考古文化进校园”进行了高度肯定。李伏庆副校长代表学校与魏院长一起为“郑州市第十九中学公众考古教室”揭牌,双方一致同意在日后要进一步拓宽交流渠道和丰富活动的形式。
本次讲座由河南省文物研究科技考古室的周立刚博士主讲,周博士主要研究秦汉考古和丧葬考古,曾参与发掘安阳曹操高陵等重大考古项目。他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用幽默生动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为同学们介绍了河南省内黄县白条河汉画像石墓的发现和发掘过程,同时通过互动三维模型生动地展示了古墓实景,让同学们身临其境般地体验到了考古过程。讲座中,周博士还纠正了一些公众对考古的常见误解,亲切地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并勉励大家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国家的考古和文物保护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本次活动很好的起到了科普考古知识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让与会师生了解了真实的考古,体会了考古工作者的艰辛和祖国文物遗产的丰厚。下一阶段,郑州市第十九中学将会安排学生走近考古现场,进一步学习考古知识和提升实践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