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部分干部参加此次培训
老师们认真听会
会场一角
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提高学校基础教育质量。7月11日上午,郑州市第十九中学骨干教师2016年暑假校本研修培训正式启动。
首先,朱玉国副校长宣读培训方案,让每位教师了解培训的目标、学习的具体内容以及时间的安排。据了解,此次暑期校本研修培训将在七天的时间内完成多项课改议题。
本次培训的第一天由陕西师大历史系、历史文化学院长期中学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宋永成教授主讲。他以《新课标:从理论到实践》为主题,讲述了他多年以来从事新课改研究的心得体会。
宋教授首先以“新课改,路在何方?”发问,引起在座老师们对近年来各省各地推行新课改过程中所遇到问题的思考,并生动形象的讲述了他在陕师大推行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时发生的有趣故事。紧接着,他提出了新课改的“三性”:国际性、历史性、现实性,强调新课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多年来宋教授都坚持在各省各地的中学进行新课改的调研,吸取各个课改学校的经验,总结出了新课改成功四部曲:理念变观念、观念变方法、方法变文化、文化变信仰,为老师和学校的课改之路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指导。
通过宋教授的调研,不难发现,虽然新课改的理论已经提出并施行了多年,但是真正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去做的学校还在少数。课改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先进性是毋庸置疑的,为何课改之路却如此艰辛?国情、社会偏见、学校漠视以及老师们对新课改教学模式的陌生等都成为推行新课改的绊脚石。
宋教授对新课改的全面解读和深入剖析给在座的老师带来了许多启发,使老师们更加坚定了以后的课改信心。古语有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中国不缺少人才,中国缺少的是创新型人才,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培养的人才已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推行新课改我们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