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增强师生安全防范意识,提升应对突发灾害的自救互救与应急处置能力,筑牢校园安全防线,9月9日下午16时,我校于大学堂组织高一、高二年级全体师生成功举行了“地震避险及消防疏散演练”活动。本次演练方案周密,过程紧张有序,切实达到了预期效果。
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张浩宣布演习开始
为确保演练活动安全、高效进行,学校提前制定了详尽的演练方案,并召开了专项工作会议进行部署。演练前,各班主任已向学生详细讲解了地震避险要领、疏散路线及“七个不准”的纪律要求,为演练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演习瞬间
演习瞬间
下午16时整,随着第一声急促的警报信号响起,演练正式拉开帷幕。第一阶段为地震避险。听到信号后,正在“上课”的全体师生迅速反应,在5秒内进入应急状态。同学们立即蹲于课桌下方,或迅速用书本、书包等物品护住头部,动作规范,神情专注,整个教室区瞬间进入模拟避险情境。
约三分钟后,第二声代表“因地震引发火灾,需紧急疏散”的警报响起,演练进入第二阶段。各班学生在班主任及任课老师的指挥下,立即按照预定疏散路线,弯腰低姿,用湿毛巾、纸巾或衣袖捂住口鼻,迅速、有序地向田径场集合点撤离。疏散过程中,学生们严格遵守“不准嬉笑、推拉、滞留、超速、跑跳、蹲下、逆行”的纪律要求,在楼梯间自觉分成两路纵队,靠墙一路手扶墙壁,靠栏杆一路手扶栏杆,为救援人员留出通道,展现了高度的组织纪律性。
演习瞬间
演习瞬间
演习瞬间
演习瞬间
整个疏散过程忙而不乱,快而有序。仅用时不到四分钟,全体参演师生均已安全撤离至田径场指定集合位置。各班迅速整队,班长第一时间清点人数,并准确地向现场总指挥进行汇报,以便总指挥掌握情况。
政教处副主任赵太锋点评
此次演练活动不仅是一堂生动的安全教育实践课,更是一次对学校应急处理能力的有效检验。它强化了师生的安全意识,规范了应急避险流程,提高了实际应对和处置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为创建“平安校园”提供了有力保障。学校将持续抓好安全教育,让安全警钟长鸣于心,让平安和谐永驻校园。